一句话表述是:
以“个性化”,达到“系统化”。
一、比喻;二、体验;三、举例。
一、比喻
一个不懂茶的人,难以分辨一个茶的优劣,怎么入门呢?拿普洱茶来说吧。可以挑选一个中等级别的茶饼(原料、工艺确定),每天就喝这一款茶,直到有一天随便有人那这个茶给你一喝,你就能分辨出来。那么,以后可以以此被标准进行比较,去喝其他的普洱茶,能够分辨大体的高下优劣,关于普洱茶的知识树、知识地图慢慢就建立起来了。
就是建立一个标准和方向,有点像知识树的树干,能以此为标准,把其他的内容整合进来、或者剔除出去。如果在现实中验证觉得以前掌握的方法有偏差,那就修改、充实、完善方法。总之,方法和标准大于知识;标准和方法可以修改,要形成框架、体系——知识树也好、知识地图也好,就这么建立起来。
要是从一开始,就把一个不懂的人,扔进各种各样的普洱茶中来进行体验,他马上就混乱了,没有参照和依据。
二、体验
本人比较喜欢形而上的东西,中学时期就半懂不懂地拿着一些入门级、普及性的哲学类、思想类书籍装逼。然后,慢慢觉得有的内容不能理解,或者感觉不大对劲,或者感觉相互间有矛盾的地方。总之,就是朦朦胧胧地感觉。时间长了,就有意识地想知道这个东西用的是什么方法、什么理论,最基础的东西是什么,是否认可这个东西,为什么认可或不认可等等。比如,现在有些人说什么元理论之类的。
中国的一些形而上的东西,在根本上比西方的全面、深彻,比如天人观、佛学、理学、心学等等,某些地方与西方一些理论是相通的,某些地方尤其在根本问题上更能解释得通。不一定对,这也有可能是我先接触这些、理解得更多一些,总是拿这个来比照的原因。这个过程也是反反复复的,很多时候也在颠覆以前的想法,更多地是在加深理解;同时在接受新的知识时,能够把它纳入进来有一个自己的粗略大概的判断。比如,看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斯宾格勒的历史观相法,能用自己原有的知识来进行大概的判断,能转化为自己的理解,这个理解不一定对,并且常常是不完全的,但是有个参照,不至于太迷茫。
三、举例
假设你是法学专业的,最根本的知识可能就是法理学了。法律的背后是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等等,这部法律为什么要这么制定?制定这部法律、这些条款,都需要考虑、平衡哪些问题?
理解法理,需要相关延伸的知识体系。一旦掌握了法律产生的背后道理,那实体法、程序法就好理解了。同时,再有其他专业的社会学知识,也可以法理学的观点来进行判断,从而走得更深、更远。
所有的知识都是人创造的,包括语言、文字、数字等;各种理论背后的核心是人心人性。如果能从人心人性上去理解,可能很多问题就有了方向、路径了,再综合各种现实条件、变量来进行考虑。也就是,用一把钥匙可能比较容易融会贯通、打通门类间的壁垒。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
就像解题一样,已知的条件是什么?目标是什么?怎么从已知到目标?抽出框架、脉络进行简化,搭起梯子、铺上道路,至于过程有多崎岖,就是适应和调整的问题了。关键是,如何抽出框架?
四、系统化问题
这样可能基本可以达到初步的系统化。
就像人体是一个系统。据了解,协和医院的医生就是要在每个科室工作几年,然后他就可以多方面地考虑一个症状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从而有针对地进行可能性确定或排除。
开放的心态和想法很重要。需要警惕的是,谨慎掉进自己的坑里跳不出不来——被自己一个原有的思维给框住了,所以还要时时提醒自己保持开放的心态,避免大脑武断地排斥某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