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是一个真实而残暴的故事:
三个混账攻击了菲恩--一个柔弱的小姑娘。他们抽打甚至撕咬着她,不停地折磨着她的身体,但却不肯马上置她于死地。
这个场景没有吸引任何一个旁观者,没有人为此感到震惊。这些暴力分子经常对菲恩的母亲和姐妹们施以同样的残忍。直到,他们觉得厌烦,将菲恩丢在地上,离去。可怜的女孩趴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大叫,随后回到她家人的身边。家人们没有做出任何反抗的动作,只是安静地抱在一起,姐姐不停地抚慰菲恩。
---弗兰斯•德瓦尔
上述发生在80年代的美国威斯康辛州,没有一个警察干预此事,也没有任何媒体报道此事。
地点,在威斯康辛灵长类研究中心,菲恩他们,是猕猴。
这个案例有诸多入点可谈,我的入点是:母亲和姐妹们的怕与怜,从何而来?情感,能否度量?
先来看第二个问题:情感,能否度量?
莫德尔:“我告诉过你,从根本上说,人的性质是无法理解的。他以有机体的形式感知外物,你则不是。这种独特的感知方式使他产生相应的感受和情绪,从而产生出一系列其他的感受和情绪,最后的感受和情绪往往离最初的激发非常遥远。人的关注和感知路径,非人是不可能了解的。人感知的不是英寸、米、磅和加仑。他只感到热,感到冷,感到轻重。他还懂得恨和爰、骄傲和绝望,这些事物你是无法度量的。你无法理解他。你只知道他不需要知道的事物:体积、重量、温度、重力。感受是无法以公式计算的,情绪也没有换算因数。”
“一定有。”弗洛斯特说,“只要一个事物存在,它必然是可知的。”
莫德尔:“你说的又是度量了,而我说的则是积累的体验。机器正好是人的反面,因为它能描述人无法感知的某个活动的所有细节,但它却无法像入一样体验这个活动。”
......
莫德尔:“你刚才扫描的那些诗,每一行结尾的词都与其他各行最后一个词的发音大致接近,这是为什么?”
弗洛斯特:“我不知道是为什么。”
莫德尔:“因为人觉得高兴,所以才有意作出这种安排。当他读诗的时候,这种安排会使他的意识产生某种快感。除了文字的意思之外,还会使他产生感受和情绪相混合的某种体验。你没有这种体验,因为它是不可度量的。所以,你不可能明白为什么人要作出这种安排。”
--- 罗杰•泽拉兹尼《For a breath I tarry》
莫德尔和佛洛斯特是两台超级电脑,来自科幻大师泽拉兹尼的经典短篇小说,《趁生命气息停留》。也就是说,莫德尔和弗洛斯特的世界,是逻辑的世界,是0和1的世界,是是与非的世界。他们的世界,我们能过通过逻辑去测量、分析。比如,一根黄色的香蕉:它的长度、体积可以测量,颜色可以通过光谱和色阶精确分析,甜度、酸度可用含糖量和ph值来计算。用逻辑,就能够准确的定义这根香蕉了。同理,用逻辑,也能准确定义物理的人,身高、体重、肤色、五官、血糖、血脂等等。但是,把香蕉塞进嘴里的感受,能逻辑分析吗?能度量吗?泽拉泥兹认为,不能。感性、情感是无法测量的,这也是人和电脑的区别,逻辑和感性的区别。逻辑,是无法超越他的创造者而独立存在的。当然,小说的结尾,满心“欲”念的弗洛斯特终于成人,很美。
医学界、理性主义者不服:
桑迪亚哥•拉梅恩•卡亚尔,1906年获诺贝尔医学奖,成就--精确绘制人脑神经细胞,并提出和解释神经元、轴突、树突、神经腱等概念。他提出假设,神经腱之间存在着信号的传递。
奥托•雷维,德国生理学家,1921年证明,一个神经腱的神经冲力如何在化学介质的帮助下流到另一个神经腱。
汉斯•伯格尔,德国精神病医生,于1929年发明脑电流描计术(EEG),通过这个方法能测出大脑中电流的电压。
鲍尔•马克雷恩,美国生理学家,于20世纪40年代建立人脑模型,建立人脑分区学说。把人脑划分为三个区域,认为三个区域分工严格。
60年代,科学家开始用灵敏的传感器测量人脑内部磁场。
90年代,核磁共振出现,可以测量大脑内的血流并提供图片。
1992年,贾科莫•里左拉蒂定义“镜像神经元”,一种操纵人类感受的神经细胞。后来,“杏仁核”区域被发现,它是大脑中控制喜悦和失望的中枢系统。
...... ---理查德•大卫•普雷西特《该不该把桥上的男人推下去》
医学界的研究,尽力回答了第二个问题:情感,没准哪天真能通过人脑血液流向、多巴胺分泌速度、脑冠的电磁信号等参数来做出测量。但是这些,也仅限于创造新的理论和逻辑体系而已,“人类为什么能通过一定的方式感觉到某些东西,又能派生出复杂多变的情绪?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答”。也就是第一问,情感,从何而来?不少人脑研究者相信自己的研究能让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失业,现在看来,这也最多就是个假设。
要解答第一个问题,弗洛伊德和唯识论都是煞费苦心。在这里,比的不是谁说的多么准确无误,多么真实,而是比谁构建的理论体系更为完整。弗洛伊德把目光锁定在潜意识领域,并且构建了以本我、自我、超我为框架的精神分析理论,但是这个几乎完美的体系似乎还是有瑕疵:如果说潜意识先于意识,而能决定人类的行为动机,那么,潜意识又是从何而来?这并非一个易于回答的问题,也许有人会照搬旁门例子--“潜意识与生俱来"或者”潜意识一直存在“,但是这种回答放在研究对象身上就成了无解扣--物理的人有生死,潜意识如何随人生、随人死?
唯识论能解此扣,是因为先破了“生死”:肉体的生死无常,是假相,不必纠结(巧妙地将逻辑层级提高,避开弗洛依德遭遇的逻辑陷阱)。一个具有形而上性质的理论框架是:无论你生或死,有一种“阿赖耶识“都在那里,从无始来,受业熏习不断变化。不像“潜意识”,必须附着于一个生理的大脑和生命状态,这个阿赖耶识,是不用附着于任何“思维作用”及其载体的,是超越生死而存在的。沿用泽拉泥兹的科幻理论:人脑创造了逻辑,则高于逻辑;阿赖耶识使得人脑能“作意、触、受、想、思”,则高于人脑。人脑不因逻辑的崩塌而死亡,阿赖耶识也不因人脑的死亡而消失。
其次,这个从无始来,会让习惯了逻辑思维的人略感光火,是不是太不负责任了?科学界好歹也会给出一个“宇宙大爆炸”的理论源点,而这个无始,分明就是投机之谈!且慢,大爆炸理论的前提条件,是宇宙万物的“物质性”,也就是,我们是一种物质,所以才有源,有实;但唯识宗的入点并不是物质界万物,而是万物对万物的“感知”。这个“识”,是一个不同于物理逻辑的理论框架:识,超于物质而存在(把唯物者推到,强制高潮)。
“识”是什么?是分子、原子、中子、或者量子?是物理或数学的最微观元素?都不是。首先,识,不需要“微”观,它不是物理概念,没有大小之说;其次,只存在于思维世界,非实体世界,所以不需捆绑物质世界的思维模式--“要有个源头”。识。可以大致说为,“感知的最原始单元”。唯识论中以阿赖耶识为根本识,其属性是异熟(粗简言之:承前生,续来世)、能藏(种子)。还有七识,前五识为眼、耳、鼻、舌、身,分别指视、听、嗅、味、触觉。第六识曰意识,指根据前五识而产生的感性和理性认知。
依於意根。徧了五塵。亦能分別落謝影子。亦能通緣過去未來。名為意識前五識所依五根。皆是淨色。此第六識所依意根。則是心法。此之意根。從無始來。內緣第八識之見分。虗妄執為實我實法。故名為末那識。梵語末那。此翻為意。
天亲+玄奘+智旭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六意识与感官五识相互作用,意识到“我”的存在,或者说,“你们”的存在,就是第七识末那,是虚妄的执我和执法。情感,就是从识而来。前五识(感官)加第六识(思维),形成了情感的能量基础;而意识到“我”和“他人”、“他物”的区别(第七识末那),使情感有的放矢。
我若实无。谁于生死轮回诸趣。谁复厌苦求趣涅槃。所执实我既无生灭。如何可说生死轮回。常如虚空。非苦所恼何为厌舍求趣涅槃。故彼所言常为自害。然有情类身心相续烦恼业力轮回诸趣。厌患苦故求趣涅槃。由此故知。定无实我但有诸识。无始时来前灭后生。因果相续。由妄熏习似我相现。愚者于中妄执为我。
--- 《成唯识论》
他我之分即灭,情感亦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