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 刘会丽 网络中级14期 坚持分享第337天。
《警惕疫情危机下不“盲目”助人》
一、咨询师的自我评估
我是助人的还是拯救人,
二、疫区人们需要什么?
在和平年代和岁月静好是不同的,疫区主要需要生理救助、生活救助,会有延迟的心理反应,可能1-2年后,当生活应急时,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哀悼,当生活应急结束时才会哀悼。例如:家人有去世的人们,没开追悼会,没有完成分离,我们的恐惧、害怕、与亲人分离的担忧。医护人员,看到病人和同伴,呼喊救护时,当时是压抑的,救助结束后会有一些情绪。
我们看到欢迎的大巴和医护人员,这是一种勇敢和勇气。
三、我们可以做什么?
在天灾和人祸相比,人祸对人的心理伤害更大一些。
慎防二次创伤和替代创伤(共情创伤、)
医护人员在救助结束后,出现焦虑、恐惧、抑郁、失眠、身体疼痛等的应急反映。
咨询师会出现替代创伤,长时间暴露在重创的环境中,这样会对自己和社会的认知和价值观产生改变,信念都有影响,有时会出现无助和无意义感,甚至出现职业倦怠,我们要有自己复原力和有社会支持系统(家人和小组督导),机器或飞机,要维修,白天出去,回来维修,然后才可以更好的起航。
倾听,共情、澄清,或建议,
我们要有系统观,如家庭治疗一样,我们咨询师在里面不是前锋,不是临门一脚,而是助攻、协助。
怎么处理自己的无力感?感同身受他人的困境,同时要从里面出来。
疫情时期,社会性的创伤是件,《心里急救》(现场操作指导)
《循环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