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话不在多,说到点子上才是王道。
想自己唠唠叨叨,孩子、家人怨声载道。自己最好别开口,一开口大家都横眉冷对,一脸的不耐烦。日子过得苦恼不堪。
想想自己为什么和我们孩子相处成最熟悉的陌生人,通常都是我们唠叨的太多了,让孩子不知所措,不知道你说的那句是重点,你要表达什么,孩子要怎么做,乱七八糟的前后矛盾的说一堆。🤦🤦
还有有好的建议,也需要好的表达方式。婉转、温和的方式,或许更容易让人接受。
11.15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有影响力的、受人尊敬的权威和领导者的言论,会在不知情者和大众中被放大和发酵,甚至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
樊登老师说发生在小孩子之间的欺凌事件,往往都是老师、家长们的言论发酵的结果。
所以有权威有影响力的人要谨言慎行了。
11.16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中庸之道的本质。
想象中中庸之道就想坐标轴的横线,“过”和“不及”上下波动。
我对待大妞的态度就是,一会儿怒火直奔脑门,大喊大叫,“用力过猛”了。一会儿又贬低她“烂泥扶不上墙”,爱咋咋地吧,撒手不管了。温柔而坚定才是中轴线,我在努力靠近。
随时察觉,认真的体会好每一个当下,随时随地的调整自己的心态,把握好做事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