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都在搞大扫除,因为马上过年了。一年的结束,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总应该清清爽爽、干干净净,容不得藏污纳垢,腻腻歪歪。
想想,自己的思想也还没有梳理一番,总觉得不是滋味。
2024,跟前两三年相比,可以说是“躺平”的一年。
看看自己的日更,应该是在三月份就不太正常了,之前还是一个月少那么几天,后来是隔三差五,到了后半年,几乎成了周更、月更。
想想原因,有这么几点:
一是总感觉没进步,日更了两三年,也没有写出什么好文章。主要是没有发表过像样的论文什么的。觉得天天只顾着写,有点交差的味道,缺乏深度思考。想着是不是写占用了太多时间,并且都只是日常的梳理,没有针对某个点进行深入的思考。
二是感觉每天在忙着记录,读书的时间少了,读得书少了,自然写不出有深度的文章。
所以,想着,是不是应该放一放日更,拿出更多时间来阅读、来思考。
事实上呢?
写得确实少了,但是读得也没有想象中多,只是略微多一点。思考的东西似乎也没有变化。从2024年2月份开始,参加了“七年之约”的周更挑战。那是要在公众号上完成的,每周一篇,后来放宽要求为每月4篇。我更文的主要内容来源于之前日更的文章以及新网师的作业。我对自己说,自己一直在吃老本。老本快吃完了,再不发奋努力,就要挑战失败了。不过,也有好处,那就是之前写得很多东西是零散的,不能成篇的东西,现在为了要发公众号,不得不一篇篇重新梳理、修改,让其成文成篇。有好些文章也获得了几百的阅读量。也算是一份小小的成绩。这算不算“少即是多”的原理呢?
没有日更的这些时间都用来干嘛了呢?大多数是用来刷视频了,追剧了。当然,也确实让自己对很多事,有了更多理性的思考。
之所以日更会断,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一年我们工作的同事、朋友发生了很多变故,让我觉得有点无所适从,甚至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性、不确定性产生了难于理解的疑惑。就像在小说世界里一样。今天这个人突然死了,明天那个人爆出一个天大的谣传……让你来不及悲伤,又迎来了另一件事。现在想来还觉得那么的不真实,可是却是实实在在的发生了。在这样的环境里,我真不知自己的心该如何安放。
工作上,也因为领导的更换,工作重心有了改变。之前,更多地是课程、师生心灵成长,现在更多的是扎实基础、训练习惯,提升教学质量。现在想来,学生的书写习惯、计算能力、阅读能力,这些又非常有必要。改变自己认知的一个做法是,这些习惯不好,源于很多老师不会培养,没有具体的操作步骤,我想这是不是就是“清单革命”需要运用的地方。
我的思考是,所有的事情都不能一边倒。我始终坚信,课程、习惯、质量、心灵成长是齐头并进的,或者说是一个物体的多面性,不能少了哪个面,或者忽略了哪个面,只发展哪个面。追求的是平衡,管理水平就在于如何平衡好这些重要的面。
在教学上,因为新网师的课程是陈大伟教授的“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所以,关注更多的是如何观课议课的问题,以此来牵动课堂教学的思考。
但是,感觉自己还是被外在学习的东西牵着鼻子走,没有自己思考的主心骨。我想这也是进步很缓慢的原因吧。
2024年,躺着,疑惑着,就过去了。有了这样一个暂歇的时间段,积蓄了更多的理性力量,2025年,我希望自己更从容、更理性、更能带着自己的独立思想,去努力、去钻研、去学习。到2025年的年末,能书写一个成长更多的一个故事!
2025,你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