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笔记写于今年8月29日,是在归程动车上写的。
成年人已有第一外语甚至第二外语的基础后再学习新的外语,学习时是否会受到影响?答案无疑是肯定的,而且在我看来这个影响还是按顺序的,第一外语影响第二外语、第二外语影响第三外语。中国人比较普遍的第一外语是英语,且学习时间大多在10岁左右。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语言学习机制又不一样,故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小时候我怎么学英语我已经忘了,只记得用中文标注英语发音这种蠢事我也干过(偷笑)。学第二外语印尼语是最近这几年的事,所以学习中的一些事情我记得比较清楚。因为印尼语和英语属于同一语系,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印尼语就是简化版的英语,所以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分不清“七月”到底是July还是Juli.
那时我学各种语言学理论也是学得一片混沌,做各种句子成分划分也是云里雾里,背各种近义词辨析的条条框框也是到想吐的地步。不过这真的对我现在非常有帮助,对每一个知识点的信手拈来离不开这几年付出的努力和积累。
最近我在学习韩语,韩语现在归属的语系还不明确,有人说属于阿尔泰语系。“主宾谓”结构,体词和谓词后要加上不同的词缀才能充当句子成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我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做翻译题的时候脑袋里冒出来的都是印尼语啊喂!
有学者说如果一个人已经掌握三到四门外语,那么他再学新的外语就没什么阻碍;但如果他处于那三到四门外语的攻坚阶段就会有点儿煎熬。我的那位29岁学生的祖辈是意大利人,他也说他在学汉语时,脑袋中的意大利语也老出来和汉语打架。想起“二”这个词意大利语是due,印尼语是dua,英语却是two,这么看来英语倒比它们年轻许多。
动车上的空调吹得我好冷。说点儿题外话,这次来参加学姐婚礼,见到了以前一起去巴厘岛学习的小伙伴,时间飞逝,转眼也有三四年了。那一年说不上是享受,但却真的是度假;那段时间我也野,成天就是开辆摩托车就冲出去到处疯。
其实真的也要珍惜每一次相聚,本科毕业后我们班就再也没有聚会了。要不是这次学姐结婚,我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见到我们巴厘村的小伙伴。
在时间概念上,英语的“前”是未来、“后”是过去;但汉语正好相反。有时候我的确觉得中国人太执着于过去、以致看不清未来。
“热恋的时刻最任性,不顾一切地给约定。”希望对值得的事物能始终保持热恋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