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习得性无助
1、解释
习得性无助是指人或动物在接连不断受到挫折或打击时,就会感到自己对一切无能为力,逐渐丧失信心,陷入到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中。
例子:
①蜂鸣器一响就开始电击关在笼子里的狗,后来打开笼子的门,狗狗听到声音没有逃跑,甚至发出呜咽声。
②小小的木桩栓住了大牛,从小就绑,小的时候反抗挣脱不了,大了有力气却不在尝试了。
③鱼缸隔着玻璃一半放大鱼一半是空的,后来在空的一半放上小鱼,悄悄拿走玻璃大鱼也不再对小鱼感兴趣。
2、产生原因
面对某件事情,产生了挫折,并且无法控制,不能按照自己所想发展。
例子:
父母的管教,过度干涉个人生活,作为成年人需要一定的自由,适当说“不”,但是对方依旧如此强势。
久而久之,在面对类似像父母这样性格的人会带着无力感。
me——
想到昨天在饭桌上,因为对方没有听取我的建议,做出来的菜不好吃,自己就没怎么吃而感到很委屈的事情。
对方以为我是在生气,其实我更多的是委屈,之前也有过两次是因为没有吃到想吃啥好吃的而感到心情不悦。
后面想到的是一方面当身体处于饥饿状态,人很比较容易感到疲倦躁动,另一方面是小时候,自己和家里人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就会赌气直接不吃饭。
对我来说,吃饭和情绪是挂钩的,小时候因为我无法控制对方按照我期待的想法去做,我只会通过不吃饭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当时,即使是这样,我还是没能收到我想要的安慰,反而更多的是对方的不理解,所以我的感受体验委屈和无力感就进一步加深了。
一开始我自己也不理解,长大之后,只是因为没能够在饭桌上,吃到自己想吃的饭菜,就会引起这么大的情绪波动。是那种表面上没说什么,但是心里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委屈感,甚至让我红了眼眶。
小时候经历了太多有情绪,就会气到吃不下饭的时刻,以前会尝试着表达但是未能够被看见/听见,后来就学会沉默了!
长大了,对方做得没能如我的愿,我想到的不是和对方沟通下一次做得更好,而是习惯性的沉默,甚至对方也没说什么不理解或者指责我的HIA,我就已经提前感到了委屈无力。
现在看来应该是我自己在对于小时候,通过不吃饭表达不满却未被理解的“习得性无助”!
3、如何避免习得性无助带来的负面影响
①经历较大的创伤性实践,或者担心自己抑郁,可以找专业人士咨询。
②归因检查看看究竟是不是自己的问题导致失败,是不是自己把问题夸大了
③让人无助的仅仅只是无助本身,压倒我们的是抽象的感觉,是大脑中的想象。
④积极完成小任务,大任务拆成小任务,一个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