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时间做固定事
一位事务非常繁忙的成功者,身旁的人有事情想要找他,需要预约,不是因为他忙,而是因为他的时间早已经安排好了,您可能会说,这不是废话吗?事务繁忙当然需要预约了,真实原因是,他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做相对固定的事情。
比如他很喜欢中国书画,也是一位圈内有名的书画家,他每天就是安排固定的时间在画室里书写作画,如果这个时候有人没有预约来访,就只能耐心等待了。
有人说,这有点太死板了。据研究,无论是哪个行业的成功者,基本上都是时间管理大师,也许有朋友会说,时间管理指的是能够利用点滴的碎片时间,高效率的进行工作和学习。
这个观点是对的,这确实是时间管理的内涵,但这也是无奈之举,如果可以有相对固定的时间,相信这些成功者一定会更高效的利用起来,完成更重要、更优先、更有兴趣的事情。
这样做有三个好处,第一,时间安排的固定;第二,身心准备的充分;第三,工作学习效率的提高。
我们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假设要做一件事情,比如学习一门外语,会事先制定一个计划,每天最少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学会10个单词,两个句型,争取在3个月能达到可以基本对话的水平等等。
每天的这一个小时,一定安排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段内,还会要求自己,在这个时间段内排除任何干扰,专心做这一件事。
由此可知,固定时间去做一件事情,是我们的第一选择,因为我们认为,重要的事情,只有这样安排时间,才能保证最后成功的完成。
虽然安排了时间,开始的时候,不是遗忘,就是拖后,总是不能百分之百的执行。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养成固定时间做固定事情的习惯。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7天,21天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好像岸边一艘数十万吨巨轮的掉头,缓慢而艰难。
只要坚持,新的习惯就会慢慢养成,曾经有一对夫妇,由于工作原因,把自己4岁的儿子交给乡下的父母暂时看管一段时间,等到再接回来,发现每天早上不到4点,家里的电视就会被打开,出来一看,他们的儿子坐在电视前面正在看电视。
原来,孩子的爷爷在村里负责祠堂的日常管理,每天早上3点半就会起床,去祠堂做一些打扫整理的事情,在孩子回乡下的这段时间,他慢慢地养成了和爷爷一起起床,一起去祠堂的习惯。
所以回来后,还是3点半起床,没有事情干,就在客厅里看电视,由此可见,养成习惯并不是很难,而且时间的习惯养成过程,也是身体大脑做好准备开始特定学习或者工作的过程。
我们的各种生活活动,是由身体里分泌的激素来调节的,比如早上醒来,是脑垂体褪黑素的分泌的结果,精神饱满的学习和工作与肾上腺素息息相关等等,固定时间做固定事情有助于身体激素水平的配合调节,从而达到最好的效果。
相信我们大多数人还没有达到日常事务繁忙到没有完整时间的地步,相信我们大多数人还在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奋斗的过程中,如果是这样,我们应该合理的规划自己的时间,尽量分割出相对完整的时间,并在这固定的时间内填充进固定的工作学习内容,利用我们身体的特性,达到最大的投入产出比。
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人生结果的差异来自于对时间的利用程度的不同,固定时间做固定事,是一个成就自己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