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是我们生活跟工作中完全无法避免的,一般大家会采用回避、迁就、强迫、妥协等手段。在中国人的处事原则中,以上四种手段都是很生活中常用的。我们讲究以和为贵,为了避免撕破脸皮。丢掉面子,弱势的人会回避、迁就、及妥协。这在我们的婚姻生活中也常见。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嘛。但是在作者看来以上种种都是属于“无效社交的方式”,只会让冲突更加激化,真正有效的解决方式是“协同”。即通过坦诚沟通,了解双方的差异所在,并努力找出双赢方案。
作者提出了“有效社交的17原则”(正向/反向)。比如:学会聆听,了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可以选择两种聆听方式,反向:只听到攻击型语言,忽视所有附加信息。正向原则是:不雅只听攻击型语言。听听字面背后的意思。过滤掉攻击性语言,拓展注意力集中在“为什么”上,搞清楚冲突发生的原因。在回应方面,两种不同的方式也能带来不同的结果,比如反向:攻击别人,造成并持续破坏性模式。正向:忍住攻击的冲动。发自内心的去改变对话,即说话不要带攻击性,当你感到愤怒,处于攻击性的时候,试着吧攻击性的语言从要说的话中抽离换成日常使用的表达方式,会取得不错的效果。在沟通是如果我们秉持反向原则:激怒对方,让对方表现出最糟糕的一面。会让事情往更糟糕的方向发展,而如果我们选择正向:假设自己在和最佳状态下的对方对话,则会改善许多作者看来攻击与防卫只会引起更多的冲突。假设对方愿意倾听和愿意谈话能让沟通更顺利一些。我们常常在冲突中把对方的需求、利益和行动混为一谈,而使事情愈加的说不清楚,陷入混乱争吵之中,作者提出区分需求、利益和行动计划。即当冲突发生时,即使我们不认可对方的行动计划也要充分的理解他的需求和利益,这样就能更好的做到“协同”。此外还有承认已经产生的情绪,而不是忽略各种情绪,或将他们以一种破坏性的方式表现出来。注意区分评价和观察的结论。弄清楚当下的状况而不是追究对错,等等。其中最后一点,作者提出了,要保持警觉,并做好计划应对未来的冲突。冲突不会因为一次解决就永远不会再次发生,成功解决冲突后,开诚布公的谈一谈该怎样处理以后可能遇到的问题。练习解决冲突的能力,能让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