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让时间凝固,大家纷纷被禁足在家,出现了无工可返、返工即失业的窘状,除了公务员或者家里有矿的这一部分人,大部分人在房贷、房租等各项家庭开销面前表示压力山大,人人自危。长时间不出门,虽然大把时间有了,可是老百姓的收入却伴随着时间推移不断缩水。
个人尚且如此,作为西贝、海底捞等大型服务型餐饮企业也纷纷出来诉苦。表示资金链即将断裂,企业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虽然在疫情期间,以“宅经济”为代表的在线教育、在线办公、网上卖货,自媒体阅读变现等新经济业态不断涌现,让大家眼花撩换,似乎一场疫情让大家找到了发财的门路。但是亲身尝试之后纷纷感叹“太难了”---认清了这些东西打造是需要技术含量和团队的,普通老百姓很难从中获得预期收益,往往出现码字几十万收益几块钱的尴尬局面。
后疫情时代,随着央行多次降准,引导资金利率下行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发力下,各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断下滑,就连被称为“国民理财”的余额宝收益率出现了自上市以来首次跌破2%的奇观。紧接着,被看作固定收益类的债券型基金也出现了短期暴跌24%的惨状,债务违约风险陡然上升,让投资者不寒而栗。
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出现上述状况其实早就有迹可循,4月10号,央行公布了2020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与社会融资统计数据报告显示,3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0.1%,创出了10年来的新高,紧接着,中国人民银行15日公告显示,MLF下降20个基点。随着国内外央行的“直升机撒钱”式的大放水名义上导致老百姓的钱袋子悄无声息的不断缩水。虽然普通老百姓都知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但是最近几年天上掉馅饼,地下有陷阱的状况不断出现,P2P、互联网金融不断暴雷,让很多投资者血本无归。
在今年这种复杂的大经济环境下,如何实现财富的稳健增值,成为国内投资者最关心的话题,投资之路何去何从成为摆在大家面前最棘手的问题,一时间大家陷入了迷茫。
很多投资者多年来一直抱怨国内的投资品种有限,纷纷尝试“海外寻金”。自疫情爆发以来,美股已经连续出现了4次熔断,一个月暴跌了30%以上,K线上形成一个很大的M形,短期虽有反弹,但中长期走势一目了然已经丧失了投资价值。被称为“投资教父”的股神巴菲特也在本轮暴跌行情中损失惨重,大幅割肉航空股,让投资者大跌眼镜,纷纷感叹股神也有失足的情况;紧接着有“日本投资教父”之称的孙正义步了巴菲特的后尘。4月14号软银公布了全年的业绩预期,预估全年经营亏损1.35万亿日元(857亿人民币),可谓是爆出业绩惊雷。
宏观上看,目前全球经济处于康波长周期的萧条期,全球经济增长率持续下滑,至今未触底企稳。经济要想走出萧条期,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具体的表现是,德国、日本国债负利率。美国PMI指数创十年新低,连续三个月降息,美联储启动新的扩表计划,经济增长处于下行通道中。
反观国内的投资市场,作为普通的投资者,可以有几个领域值得关注。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保险,经过这次疫情,人们对于健康、生命倍加珍惜,保险出现了一定的投资价值,尤其是理财性的保险产品,受到老百姓关注;黄金从去年的1100美元附近已然来到1700多美元,创出了2012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不到一年的时间涨幅超过50%,虽然短期还有脉冲的空间,但是不建议大家进行追高。作为稳妥投益品种的信托、债券等产品收益率也越来越对投资者丧失吸引力。
所以中国2020年的投资何去何从,建议大家关注“两张网”+“两大蓄水池”,这里讲的两张网,一个是工业互联网,另外一个就是网红经济。
“双网”归根到底就是国家大力推崇的大基建其中的一部分,运作的好可以对冲疫情带来的影响,甚至会因为疫情完成“弯道超车”的华丽转身。
两大“蓄水池”,指的就是楼市、股市。经过此次疫情,很多人预期楼市价格将出现大幅下滑,然而现实情况却让一大堆“砖家”啪啪被打脸。
疫情期间,恒大78折卖房,赚足了人们的眼球,让人家感受到了楼市的丝丝寒意,但深圳的楼市3月二手房成交量超过8000套,起步价2000万以上的豪宅纷纷出现日光的现象,单价70000以下的“偏远盘”基本被消灭;上海更是火爆,出现了8000万豪宅排队抢的盛况,甚至大打出手紧;接着是杭州楼市虽然还未出现明显的涨幅,但是从最近的土地出让单价、出租房数量创新高的苗头看,被压抑的楼价似乎随时爆发。
买涨不买跌的老百姓一下子按耐不住了,长期观望的刚需者纷纷出手抢房。近期一线、准一线城市楼市的表现是本次疫情期间这些城市出色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换来的。例如,杭州是疫情爆发属于最早一批城市,感染人数在全国排名靠前,但是凭借着出色的管理能力和数字经济等新业态新产业的加持,迅速控制住了疫情,率先实现了复产达产,吸引了全球眼光,让域外老百姓羡慕城市特有的“安全感”。
综合来看,后疫情时代,楼价报复性反弹似乎不太现实,但是一线、准一线城市凭借自身的特有魅力会出现稳中有涨、大涨的格局。未来十年,房市经过几年调整后,珠三角都市圈,长三角都市圈,成渝都市圈这些区域经济人口流入的城市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4月12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以每股高达70元进行股份回购,高出周五收盘价的三成,可谓豪气逼人。紧接着伊利股份还有创业板的一些龙头股纷纷加入了回购大军,用真金白银坚决支持股市的发展,看好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为股市的发展筑牢了“回购底”,说明产业资本对中国未来的另一个“蓄水池”---股市还是十分看好的。
近年来,A股市场加快了国际化对接的步伐,从MSCI到罗素指数反映出A股市场引入外资的速度明显加快。国内从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到期权等工具的引进,金融工具丰富程度不断丰富,国家近几年也在大力的完善A股市场,完善交易市场,着力引入了大量的活水,所以未来中国的资本市场会足够具备价值投资的。在合适的时机买入好的股份,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否则你将错过一部很美好的机会和投资风口成为了一些有先见之明的投资者的普遍共识。
中国的资本市场经过30多年的发展,细心者会发现,当下的中国资本市场越来越像1990年的美国股市,在短短的30年间增长了10倍,市值增长到GDP的1.4倍左右,数据显示,当前A股破净股数量已经超过2018年年底,破净股占比也已达到11.61%,逼近2018年年底的水平。有基金人士认为,当前A股市净率水平已经处于底部区间,市场下跌空间不大。同时,由于流动性充裕叠加市场风险偏好较低,资金对确定性个股和行业给出了较高溢价,但仍需考虑估值安全边际。强大的资本市场必将反哺经济增长,当下的中国的资本市场俨然成为了价值挖机和资金的避风港。
与此同时,跟股票市场关系紧密的基金,老百姓也可以根据个人的风险等级不同,有针对性的投资,在股票型、混合型、指数型等寻找2020年的投资热点,例如,数字货币概念,大基建概念,5G等……
上一次的非典造就了马云、刘强东为代表的电商达人。此次疫情过后,如何让自己的“钱袋子”鼓起来,如何实现财务自由甚至“躺赢”,我们认为在全球主要国家提出力度空前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开动印钞机来提振经济的大背景下,超发的货币在疫情过去之后将覆水难收,这意味着未来我们要高度警惕通胀的风险。未来要从黄金、商品和房产等实物商品价值的配置,股市也是一种抗通胀的优良的品种。随着注册制的全面推行,配置股权投资基金会有比较好的收益。总之,乱世之下进行投资,要审时度势切记加杠杆,打造好属于自己的投资组合,真正实现1+1>2的效果。
▲
以上是星亚财富讲堂的处女座,在今年国内外经济破朔迷离的大背景下,星亚财富讲堂致力于通过宏观经济分析和金融理财工具研究的加持,为客户提供优质、全面的理财课程辅导和理财方案咨询,财智人生,携手前行,加入星亚会员,乐享稳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