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则《论语》说起吧!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 。这句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在赞美夫子的学问、道德、人品的无上高大。我当然也赞同,但是有时候我们不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今天我就想从颜回的角度看看这句话。看看能看到颜回的什么品质?
说明这个问题之前,再看一则论语“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这句话是说叔孙武叔在朝堂上公开说子贡比孔子更高明。子服景伯把这句话告诉给了子贡,子贡就打了个比方,说“我子贡的院墙直到肩膀那么高,所以大家都能看到我的房屋的美好漂亮,但是夫子的院墙高千仞,院墙外根本看不到夫子宗庙的华丽漂亮、看不到房屋的富丽堂皇,而且真正能得其门而入的真是凤毛麟角,太少太少了”。从这句话可以明白夫子的高大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的。颜回喟然叹曰说明颜回就是那个得其门而入的少数者。事实上就连子路也只是升堂矣而没能入于室。因此颜回的道德学问已可与夫子比肩了。
然而,颜回并没有满足于自己的现状,他感叹夫子的学问“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感叹“既竭吾力,如有所立卓尔”。能看到与别人的差距就是前进不竭的动力。也正是有了这个认识所以颜回才“欲罢不能”,终其一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天都有新的进步,每天都有不同的成长。就连孔子都感叹说“惜乎,我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孔子说他只看到了颜回的精进,却从来没有看到颜回停止过。估计也是因为此颜回才能做到“三月不违仁”。
乾卦告诉我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加油!奥利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