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3.1.阿尔诸那说:佳那尔丹!凯莎瓦呀!如果你认为智慧比功利性活动更好,那为什么还要劝我参加这场可怕的战争呢?
BG3.2.我的智慧被你模棱两可的指示弄糊涂了。因此,请明确地告诉我,什么对我最有益。
BG3.3.至尊人格神首说:无罪孽的阿尔诸那呀!我已经解释过有两类努力于认识自我的人。一种人倾向于通过经验性和哲理性思辩来理解自我,另一种人则通过奉献服务去认识。
BG3.4.单是避开工作,并不能到达无报应的自由境界;仅是依靠弃绝,并无法达到完美。
BG3.5.人被迫根据物质自然形态所决定的秉性而行事;因此,谁也不能什么事情都不做,哪怕是一刻都不行。
BG3.6.遏制住活动的感官,心意却不离感官对象,这实在是自欺欺人,这种人称为伪善者。
BG3.7.相反,如果有人诚心诚意地以心意去控制活跃的感官,并且在奎师那知觉中毫无依附地修习行动瑜伽,那他就高超得多了。
BG3.8.履行赋定给你的责任吧,因为这比无所作为更好;无所作为,甚至连物质躯体都不能维持。
BG3.9.作为牺牲祭献给维施努的活动,一定要做;不然,活动只会将人束缚在物质世界,所以呀,琨缇之子,你要履行你赋定的责任,去满足维施努。这样,你就可以永远不会受到捆绑。
BG3.10.创造之初,万物之主遣来一代一代的人类和半神人,带着对维施努的种种祭祀,并祝福他们说:“让亚给雅使你们快乐,因为它的实施会赐给幸福生活和获得解脱所需求的称心如意的一切。”
BG3.11.祭祀取悦了半神人之后,半神人也会取悦你们。人与半神人如此互相合作,一切都会繁荣昌盛。
BG3.12.负责掌管各种生活必需品的半神人被祭祀的施行满足后,便会给你们提供一切生活所需,但人若享用半神人的馈赠却不回以祭祀,则与盗贼无异。
BG3.13.主的奉献者脱离各种罪恶,因为吃的食物已事先祭祀供奉过。其他人则为了个人的感官享乐而备制食物,实际上吃的只是罪恶。
BG3.14.众生吃五谷而活,五谷赖雨水而长,雨水因亚给雅而降,祭祀则源于赋定的责任。
BG3.15.规范活动是由《韦达经》赋定的,而《韦达经》又是由至尊人格神直接展示出来的。因此,遍存万有的超然性永存于献祭中。
BG3.16.我亲爱的阿尔诸邪呀!在人的生命中,不遵从《韦达经》所确立的祭祀规定的人,肯定过着一种充满罪业的生活。只为感官满足而活着的人,只是在虚耗生命。
BG3.17.然而,对于那些一生追求自觉,在自我之中找取快乐,仅仅追求内在的喜乐,彻底满足的人来说,则无其他任何责任可言。
BG3.18.自觉者履行赋定责任时并无所求,也不会因任何理由而不履行责任,无需依赖其他任何生物。
BG3.19.因此,人应把活动作为一种责任,不要执著于活动的成果,因为不依附地活动,便能臻达至尊。
BG3.20.象佳纳卡那样的国王靠履行赋定责任就达到了完美。因此,为教化大众,你应履行责任。
BG3.21.伟人的一举一动,普通人都会追从效仿;伟人以模范行动制定的标准,整个世界都遵行。
BG3.22.菩瑞塔之子呀!三个星系之内并没有赋定给我的工作;我也不缺少什么,也不欲求什么——然而,我仍从事赋定的职责。
BG3.23.如果我未能谨慎地履行赋定的责任,菩瑞塔之子啊,肯定所有人都效仿。
BG3.24.如果我不履行赋定的责任,所有这些世界都会分崩离析。我便成为造成不想要的人口的原因,并因此毁灭众生的和平。
BG3.25.愚昧的人履行责任时依附结果,智者做同样的活动,却并不依附,为的是引导人们走上正确的道途。
BG3.26.愚味的人依附于赋定责任带来的成果,智者不可迷乱他们的心意,诱导他们不去工作,揽乱他们的心,而是要鼓励他们以奉献的精神投入各种活动之中(以逐步发展奎师那知觉)。
BG3.27.假我的影响使困惑了的灵魂以为自己是活动的作为者,殊不知活动实际上是由物质自然三形态履行的。
BG3.28.臂力强大的人哪!认识了绝对真理,深明奉献工作与获利性工作的分别的人,不会放纵自己去追求感官满足。
BG3.29.愚昧的人受到物质自然形态的困惑,完全投身于物质活动之中,而且变得依附。但智者不该惊动扰搅他们,虽然由于施行者知识缺乏,这些职责类属低等。
BG3.30.因此啊,阿尔诸那,你要将工作全部奉献给我,全然认识我,不求任何得益,不声称拥有什么,振作起来作战吧!
BG3.31 .那些根据我的训示而履行责任的人,那些不嫉妒,忠实地追随这一教导的人,可以摆脱功利性活动的束缚。
BG3.32.那些出于嫉妒,对这些教导不予理会、不加遵行的人,可谓毫无知识,愚昧受惑,必毁灭于妄自追寻圆满境界的徒然劳苦中。
BG3.33.即使有知识的人也按照自己的本性行事,因为人人都遵循从三形态中得到的本性。抑制又有什么用呢?
BG3.34.对感官及其对象的依附和厌恶均有控制的原则。人不应该受制于这些依附和厌恶,因为它们是自觉之途上的绊脚石。
BG3.35.履行自己的赋定职责,即使有差错,也比尽善尽美地履行别人的职责要好得多。履行自己的职责时即使遭到毁灭,也强过从事别人的职责,因为跟着别人走是很危险的。
BG3.36.阿尔诸那问道:维施尼的后裔啊!人即使不愿为恶,却身不由己,是什么力量在驱使他呢?
BG3.37.至尊人格神首说:只是色欲呀,阿尔诸那。色欲产生了与物质情欲形态的接触,随后又转为嗔怒,它是这个世界上吞没一切的罪恶的大敌。
BG3.38.正如火被浓烟遮蔽,镜被尘土覆盖,又如胎儿被子宫所包裹着,生物也同样被不同程度的色欲笼罩。
BG3.39.因此,有智慧的生物的纯粹知觉便被他永恒的敌人——色欲所蒙蔽,这色欲象烈火般燃烧,永无满足。
BG3.40.色欲盘踞于感官、心意以及智性之上,并通过这些,蒙蔽了生物的真正知识,因而使生物陷于困惑。
BG3.41.因此,巴茹阿特后裔中的俊杰,阿尔诸那呀,你首先要节制感官,去遏制这罪恶的显著象征(色欲)然后再铲除这知识和自觉的毁灭者。
BG3.42.活跃的感官较呆滞的物质优越,心意则高于感官;智性却高于心意;而灵魂则比智性还要高。
BG3.43.因此臂力强大的阿尔诸那呀!明白了自我超越于物质的感官、心意以及智性后,人便应以审慎的灵性智慧(奎师那知觉)去巩固心意,并凭着灵性的力量克服这永无餍足的敌人——色欲。
巴克提维丹塔阐述《圣典博伽梵歌》第三章“行动瑜伽”或“在奎师那知觉中履行赋定职责”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