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知道了就是做不到?
许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看了一本书或听了一堂课后,接受到了一个新观点、新方法、新技能,脑洞大开,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信誓旦旦的决定马上去做,感觉新的生活近在眼前,世界马上会因自己而改变。结果过了一阵子,还是呆在原地发呆。
为什么知道了一个简单道理,但就是做不到呢?通常我们的理由可能是这么几条:一是懒惰,缺乏做成一件事的毅力。二是缺乏做事的真正的热情。三是并没有真正理解。四是在生活中我们并不常用到。
这些理由都有道理,但是《知道做到》的作者肯·布兰佳说,绝大多数人之所以知道但做不到,其实在知道与做到之间,缺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正确的方法。
那这个方法到底是什么呢?作者说,简单的说就是两个字,重复。重复、重复、再重复,就是知道和做到之间的一个关键方法。
布兰佳说,我们之所以知道了却做不到,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有三大问题,分别是信息超载、消极过滤和缺少过滤。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就明白了重复的重要价值。
第一,先说一下什么是信息超载。就是我们会习惯性地、不断接受一个又一个的新知识,以为学了就是掌握了,其实我们所学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能够接受到范围,我们根本理解不了,更没有时间去一一实践。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只有不断重复学习和实践学到的旧知识,才算是掌握了。所以,我们在学习上首先采取的一个策略,就是少而精,然后不断重复,直至真正学会掌握。
第二、什么是消极过滤?就是在学习一个新观点、新知识的时候,过去的经验和成见总是会习惯性的跳出来对抗,这样做显然无法理性的看待新旧知识的区别,会阻碍我们去理解新知识。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跳出旧的思维方式呢?作者给出的方法,就是绿灯思维。绿灯思维就是,当我们听到一个任何一个想法和建议时,先去想它的合理的地方,而不是上来就反驳和质疑。这样做可以让自己始终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保持一颗同理心,然后才是求同存异。
第三、缺少跟进。就是我们虽然知道了一个方法,但是并没有在后续的行动中持续跟进,所以依旧做不到。那么如何跟进?分三步:指导、支持和问责。对个人来说就是,一是通过学习知道了一个新知识,二是实践中检验得到反馈,三是自我奖惩,做的好给与奖励,没做到适当惩罚。作者说,如果你花一倍的时间来学习,在跟进上就要花十倍的精力和时间。所以,持续跟进是才是真正重要、也是最难的一步。
总结一下,学习知识首先要做到少而精,保持开放的心态,然后才有精力和时间不断进行重复。重复地学习,重复的理解、重复地应用、重复地验证、重复地反馈、重复地改进。知道就要做到,其实不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