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问对一个好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为获得哪些已经在某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人的经验,《巨人的方法》作者问出了11个问题,并集结成书,以总结“巨人的方法”;这也是他上一本畅销书《巨人的工具》的写作方法。
我们读书是获得认知,更是为了解决问题,于是我开始尝试《巨人的方法》作者在书中提出的那些问题。
以下是我的思考与答案:
1. 你最常当作礼物送给他人的3本书是什么?
《穷查理宝典》,他帮助我们去探秘“多元思维”的模型,并运用学科思维的底层逻辑去思考问题。
《原则》,他告诉我们,工作、生活乃至投资,我们都应该建立我们自己的行为原则,并在推进的过程中去修订、优化我们的原则,最终用原则去指导我们的实践。
《第二曲线创新》,这本书帮助我们认知并应对周期,虽然寻找第二曲线很难,切换到第二曲线的时间点也很难把控,但是我还是在努力着尝试寻找我事业与人生的破局点与极限点,并尝试让周围更多的朋友了解第二曲线与获得第二增长曲线的奥秘。
2. 最近有哪个100美元以内的产品带给你惊喜感吗?
不一定非要选100美元以内的商品吧。科大讯飞办公本智能办公本(约5000元人民币),他让我的文字记录与输出更高效,我还用它淘汰了我的Kindle,虽然它没有内置灯,无法在黑暗中阅读。
如果非要选一件100美元以内的产品,那可能是“小爱”音响,他让家庭智能化,可以与儿子互动,还帮助他打开或者关闭家里的小米电视。
3. 有没有某次你发自内心喜欢甚至感恩的“失败”?
非典,让我丢了“旅游从业者”这份工作,也让我跨进了销售这个行业,进而由销售变成一名企业顾问;甚至,还因为非典(进入一家新的企业,入职后不能出差,每天报到后就是泡书店),让我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这都要感谢非典,他给了我改变自己的机会。
4. 你长久以来坚持的人生准则是什么?
与高势能的人同行,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要找到你心目中的人生导师。
追随内心,不仅是做你喜欢做的事儿,还要做让我们内心舒服的事情。
在困惑的时候多读书,他可以帮你找到前进的方向。
5. 你做过的最有价值的投资是什么?
应该是“图书”(《最糟糕情况下的营销》,俞雷与陈宁合著,当时还是与一名同事一起买的;以及《销售与市场》,做营销前几年,几乎每期都买)。后来开始学着写营销案例,发表在网上与杂志上,哪些买书的钱,稿费应该赚回来了。
阅读与购书的习惯一直没有变,现在没有稿费了,买的书也更多了,一年大几千应该有,前两年写了一本《破局婴童》没有出版,但是印刷了2版,几万册,也没有卖出去多少,多数是送的,是企业给我出的赞助费,书的后面我给企业插了几页广告。这本书的收益,应该够我前面几年与后面几年的买书费用了吧。
最重要的是,阅读帮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帮我指明困境突围的方向,我现在的顾问工作,就是在用阅读中习得的方法论结合实践去变现。
所以,“买书”对我而言是做过的最有价值的投资。
6. 你有没有什么离经叛道的习惯?
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再忙、再累也要到周围的景点去溜达一下。这两年稍微好一点,自己可以安排自己的时间,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刚开始工作前几年,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一定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一般是清晨或者晚上)到附近的景点去逛。
这也许是旅游者的从业经历带给我的习惯;他可以让我静下来,还可以获得工作之外的满足感。
7. 有没有某个信念、行为或习惯真正改善了你的生活?
“书中自有黄金屋”。
我的确是在阅读中获得了力量,也尝试了知识变现的甜头。
有一次,我在同事的家宴中谈到这一点,他的女儿给我说“我们现在在学校不允许这么说,在黑板报上也不允许这么写,因为太功利了”。
我想这句话真的有点老套了与功利了吧,但我确实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另外一个行为习惯就是“记录”。
我喜欢将与他人的沟通记录下来,尤其喜欢用没有格子的本子与白板做记录,他既可以帮助我记录沟通要点,还帮助我梳理问题的内在逻辑。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有点“愚笨”的人,记录让我变得聪明,也更有条理。
8. 你会给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什么建议?你希望他们忽略什么建议?
多阅读、跟对人,前两份工作不要关注薪酬,要关注岗位对个人成长性的帮助。
如果,有机会,尽可能的选择一个发达的城市、一个大一点的企业去工作,即便是长一点见识也好。
忽略工作中讨巧的方法建议,多做些工作总没有坏处,要善于总结,就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
9. 在你的专业领域里,你都听过哪些糟糕的建议?
人口下滑、传统电商、社群分流,有些人仍然告诉母婴门店,实体店不会有问题,出问题的是自己,改变自己就会让门店生意更好。
当底层建筑出现问题,上层建筑一定会发生倾斜,我们应该告诉大家重修根基,而不是安慰他人或者教他人自我催眠。
10. 你如何拒绝不想浪费精力和时间的人和事?
发自己的当前工作排期与日程安排给他,告诉他自己可以安排的时间,如果可以等,那么就没有问题。
11. 你用什么方法重拾专注力?
早起,我正常会在6点钟起床,8点后用餐;避免打扰,用这两个小时的时间处理重要的事情;如果这段时间不足以处理我要完成的工作,我就把起床的时间提前。
中午的时间午休半个小时,实在安排不出时间就打坐冥想几分钟,让自己下午保持精力充沛。
走动一下,用白板记录自己的思考,这都可以帮助我提升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