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清庭固守了几百年国门,迟迟不对外开放,总认为中国地大物博。他们错了,错误在后金时就已犯下。归根于他们的开国人—努尔哈赤。
究其原因,我们追溯到明朝末年。清人原是北方游牧民族,听闻中原繁盛至极,珠宝黄金应有尽有,动了心思,便想方设法从中获取。明朝可是一个大国,强盛一时,不敢明抢,怎么办,我可以当商人嘛,咱们互相交流,你要是不同意,就太没大国范了吧,明朝应允。
清人用上等马匹,当地有名特产来换取明朝的古玩器物,清人很满意,越换越上瘾,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是草生草长的,放眼望去除了草就是几个蒙古包,没见过呀。上等马都拿去换宝贝了,那就只能用下等马了,有病的,有瘸的还有不跑的,后金第一次派来了十个人,第二次50个,然后500个,明朝皇帝发觉了,明明就让你们数十人来通商,怎么回事?地方瞒报,还是你们偷着来的,况且这马匹也有问题,太不把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了,真是岂有此理,那就别办了。清人见软的不行,那只能硬的了,抢!也就是在国界那里干点偷鸡摸狗的小事儿,明朝也懒得管。他们刚开始的时候,还不敢放开抢,隔两天摸一次,哪天抢的用完了,吃的吃完了,就带着几个人来溜一圈,反正也不花多大力气,就属于那种趁你不注意,刨你两亩地,明朝不管嘛,后来愈发胆大。
久而久之,地方奏折一天比一天多,皇帝终于肯管一管了,就派一员将领去教训一下这群毛贼,这里就要说到我们的北大门—锦州,一个人—袁崇焕,袁将军来锦州了,可他也发现游牧民族太彪悍了,关键是他们骑着马跟你玩,还不时挽弓搭箭,打,打不过,追,追不上,跑,又被当活靶子使,汉人打不过啊,就比如说摆了半天的阵,被他们骑兵一冲全散了。每攻占一个地方,他们就学会了撒开了抢,费了那么大的劲儿才得到的,那不得玩了命的拿、背、运。从这里开始便认为这片土地上什么都是好的,可望不可求。回去就开了个会,说眼前这块地山清且水秀,宜居且富有,给他们真是可惜了,况且这明朝又打不过我们,要是换咱们在那儿,不就…
袁崇焕认识到他们不容小觑,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袁将军左思右想,这史上著名的关宁铁骑出现了,这是一只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军队,终于可以跟蒙古骑兵对着冲了,袁崇焕不愧是卓越的将领。
但这关我努尔哈赤什么事,我只管下命令冲就完事了,只能说他非常努力啊,为了这天朝上国,为了他的子孙后代,人都打没了。这天卧在帐篷里喝茶的哈赤兄频频听到前线失利的消息,饭不香了,睡不好了,愤怒的他亲自督战,这一来事不大,就是人倒在了锦州城下,成了明军新研制的大炮下的炮灰,因为他来非要做个轿,明军炮口就对准那个炮轰,不但炮灰才怪。
清朝的第二位接班人皇太极出现了,接下了哈赤勇士未完成的任务,没日没夜地打,一是为了报仇,二是为了这个美丽的中原江山,理想中的土地,便决定跟明朝死磕到底。
终是岁月不饶人,后来袁将军老了,功高震主了,流言蜚语不胫而走,被扣押回京,凭“意欲”为由,凌迟于西市,天下冤之。
面对皇太极一波又一波的冲锋,锦州,守不住了。东大门丢了,不久后关内李自成起义,内忧外患,大明又在风雨飘摇之中,后吴三桂引清入关。
至此,在各方面落后于中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游牧民族接管了大明王朝。打了几代人,今天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这中原大地,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了,把大门一关,开始了几百年的闭关锁国,因为他们自称是天朝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