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梁艳分享360天。网络中级五期。2018.05.15
在刚接触SFBT知识学习时,就被其“简单、实用、落地、有效”所吸引,SFBT打破了常规的“挑错”、追究导致问题发生原因思维模式,取而代之的是“聚焦正向、关注解决、探索例外以及一小步的行动”的积极地、相信人有能力解决自己问题,是自己问题的专家。通过一年的学习,读书,看相关案例分析,越来越喜欢SFBT的相关理念,尤其是用在咨询中非常既有用又高效的“法宝”(我的总结)——寻找例外、奇迹问句、评量问句、一小步,而要使这些“法宝”发挥作用,问问题的艺术/技巧就是很好“催化剂”,同样的意思,不同的问法,传递到听者的耳朵,经过信息加工转化,感受到的意义却大不同,那么由此产生的情绪反应也就不同,进而也会影响咨询关系。如SFBT咨询师的问话:“您似乎忧郁了好长一段时间了,可是真不可思议,您都撑过来了。在这么艰难的环境里,您是怎么做到的?”这样带着好奇和真诚的问话,表达了对当事人能力的假定,让当事人感受到了自信,从而有力量去探寻曾经拥有的“例外”/成功经验。还有如SFBT的咨询师会问当事人现在和以前(上一次)有什么不同?做点什么不一样的,就会朝着希望/想要的目标靠近?假设“如果……,您会有什么不同?”如果奇迹发生了,你的问题/困扰解决了,您会注意到有那些不同?/不一样?……其实,这也是平时我们所说的,语言的魅力。SFBT的咨询师,一般都使用软化的语言,即使当当事人说的前后矛盾,也会运用语音技巧,而非直接“面质”,如似乎是……我可能理解的不对,刚刚您说的是不是……这些问话,也秉承了SFBT的精神,时时刻刻将“焦点”聚在正向地、积极地方面,以便当事人也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变化和进步,哪怕是一点点的不一样,关注这微不足道的一点点的不同,将其视为解决的契机,并不断扩大当事人身上的资源和能量,最终解决问题/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