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直击核心

1、教练对话主题的存在与意义:

文学作品和电影有主题,教练对话也有,体现在客户思考人生等的方式上,每次对话至少有一个。

识别主题能让教练避免陷入细节,直击核心,帮客户实现思维的永久转变。

2、主题的体现与识别:

主题从客户行动、言语和想法中表达,卓越教练能越过故事找主题。本章介绍了22个常见主题,分为珍贵洞见、自我赋能、建立连接和消除障碍四类,可帮助教练针对客户本身提问。

3、绕过故事情节的重要性:

好奇是人的天性,很多人关注故事情节,教练也易被迷惑,绕过故事情节,专注主题需要技巧和练习,基于主题思考时故事细节相对不重要。

4、以实例说明主题识别的作用:

如亚历克斯描述的三件事体现“丧失(或被遗弃)”主题,识别该主题让他感到被理解,也能让他辨别可控与不可控之事。

5、主题觉察的好处:

对主题的觉察能让提问方式蜕变,帮助客户实现蜕变式转变,了解客户传达内容的本质,阅读相关内容时不必背下主题,随着时间推移可更快识别。

6、自尊——所有主题的根源:

客户面临挑战的底层原因多与自我价值降低有关,教练过程常能提升客户自尊。

缺乏自尊有多种表现,如认为自己配不上、过度找补等。

向客户提及观察到的主题要视情况而定,针对缺乏自尊的行为,可以通过提问引导的方式,使对方发现自己的优势,或者找到问题所在。核心目的是帮助对方,增强自我价值感。

自尊

就是自己尊重自己,自己认可自己。

自尊问题(自我价值不足)

自我价值不足,还是挺复杂的,不是由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好多因素搅在一起的结果。

这些因素可能包括过去的经历、家庭环境、受过的教育、工作经历等等。

它们单独或者一起作用,慢慢影响了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感觉,有时候这种看法可能是不太好的。

问题与自尊不足的相互作用

1、问题导致自尊不足

挑战和困难:当在工作、人际关系或者健康上碰到难题时,这些经历可能会让觉得自己不行,自信心也会受打击。

自我怀疑:挫败感会让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进而影响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效果。

恶性循环:越怀疑自己,越不自信,就越难解决问题,就这样陷进一个恶性循环里。

2、自尊不足导致问题

消极思维:自我价值感不够的人,容易往坏处想,对自己评价也不好。

视野和思维受限:这种负面评价会让自己看不到问题的好的一面,也找不到解决办法。

缺乏动力和决心:自尊不足还会让自己没有动力去改变现状,因为自己可能觉得自己没能力改变。

所以,在这里研究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尊不足,其实意义不大,因为自己或客户碰到的问题和自尊不足往往是缠在一起的。

这本书中的22个主题被分为四类:

第1类:珍贵洞见

关注点:客户在认知上的偏差或局限。

目标:帮助客户看到问题的不同角度,拓宽视野,通过提问和引导认识自己思维上的局限,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第2类:自我赋能

关注点:客户自我能力的提升和内在力量的激发。

目标:帮助客户克服恐惧、走出舒适区,在自我认知、自我允许、自我表达等方面实现成长。

第3类:建立连接

关注点:客户在人际关系和情感需求方面的满足。

目标:帮助客户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满足其归属感、被理解感、被支持感等心理需求。

第4类:消除障碍

关注点:客户在行为或情感上存在的障碍。

目标:帮助客户识别并克服这些障碍,无论是行为上的、思维上的还是情感上的。

这样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自己或客户的需求和问题,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理解:

客户可能因为错误的解读而产生问题。

错误的解读可能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问题:包括认知偏差、认知局限或认知障碍等,导致客户对事物的理解存在偏差。

2、能力不足:客户可能缺乏应对挑战的能力,从而无法正确解读和处理问题。

3、固有因素限制:

内在因素:如固有的观念、思维模式或情感障碍,这些都会影响客户对事物的正确解读。

外在因素:如信息接收不足或接收到错误信息,导致客户基于错误的信息做出判断。

由于这些错误的解读,客户可能会产生错误的行为反应和情绪反应,进而难以实现自己的目的,甚至导致问题的出现而无法解决。

因此,在帮助客户时,我们需要关注并纠正这些错误的解读,以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