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日子》阅读时间:2小时 困境:笔记比较难整理
笔记与心得:
最早知道《日子》这本书,是我上小学时,从学校发的课外阅读书里,读到一篇讲中日歌友会的文章,这篇文章就是取自《日子》。
当时对文章里所描述的歌友会筹备的种种细节充满了好奇,好想一口气了解那些风光靓丽的舞台背后的故事。
而近来突然又想起这本书,是因为前不久《朗读者》中倪萍的一段采访对话,让我觉得她对生活的感悟是如此丰富而强烈,相信读她的文字可以学到很多;又因她像极了我生活中接触的山东女人:直爽大方、热烈质朴,但有时也会因心直口快说出一些夸大其词或不着调的话。所以从她的文章中我总能找到一些熟悉的味道。
第一次的“综艺大观”
我想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并不知道倪萍是演员出身,完全没有学过主持。她是在参与一次纪录片录制的过程中被央视导演选中去接棒《综艺大观》的,当时的综艺大观已经在杨澜的主持下被全国观众所喜爱,这无形间给了倪萍巨大的压力。既没有直播晚会的主持经验,在外貌和年龄上也不占优势,倪萍的内心承受着挑战所带来的焦虑。
有那么一刻,失败的预感已经很强。直到导演对观众介绍,说我是第一次主持这个节目,望大家支持。。。。。忽然间观众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认真的对自己说,你可以。
“你可以”三个字是基于我对自己的了解,也是我当时作为一个观众对什么是一个号主持人的希望。我以为在观众的衡量尺度上,他们决没有规格上的严格定义,他们只简单地要求你能真诚的与他们平等的交流,你既不比他们高,也不比他们低,你们只是可以对话的朋友,他们信赖你就可以接受你。
我虽然不懂得如何主持节目,但起码懂得如何尊重别人,如何把心交给朋友。主持人也是人,只是站在了一个更大的空间里与更多人讲话。但是与一个人交流和与更多的人交流,在情感上、态度上,本质实际上是一样的。
“感觉”就这么找到了,一路下去,行云流水,现在再看当时的节目带,我依旧觉得极其顺畅自如。
关于现场直播
现场直播和录播其实区别很大的。做惯了现场直播,偶尔有一次让我去做录像节目,就觉得是一锅温吞水。
录像的时效性、现场性和直播节目不可同日而语,比如直播那天,刚好下大雪,我在节目中随口就会说出:今天北京下了今冬意外头一场雪。。。。对于观众来说,马上就有了此时此刻的感觉。录像则不然,录像总要提前一段时间,你哪能预测以后会怎样?它几乎剥夺了你即兴发挥的才能,录像节目最不舒服的就是主持人,一遍往往不能成功,再来第二遍,第三遍,所有工作人员都不会达到实战状态,总觉得还有可以重来的余地。
倪萍的这段文字确实让我发觉现场直播的魅力,就像去看一场演唱会绝对不同于在家里听一张唱片,去看一场话剧绝对不同于在网上看一部电影。所以有机会亲临现场,还是应该去感受和体验的。
春晚上的倪萍
爱哭也爱笑
镜头记录了我的哭,也承载这我的笑。
人们对我的哭与笑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有一点我对自己是有原则的,这就是无论是哭还是笑,一切都要用心去感受,感受到什么样,就表现出什么样,始终记着并用心去碰撞观众的心,用平等的意识去味观众服务。
但我也努力的保持我的个性,也就是我的主持风格。
我所采访的人物、事件,这些都促成了我今天的主持风格,然而,更有观众对我的影响。观众在塑造我这个主持人,我的人格、品质。。。
我是个对生活极其敏感的人。我经历了许多波折还没有变得冷漠,因为我觉得生活给我的美好东西很多。做节目不可能总是去找英雄、访劳模。即使在每一期节目的普通人中,我也能发现许多平凡人身上的闪光点。这对我同样有着净化的作用。我的工作可以使我接触到许多高尚的人,与他们相比,我有由衷的渺小之感。
关于赵忠祥
杨澜、赵忠祥和倪萍
赵忠祥的性格:点到为止。
许多时候我们都笑他太胆小了,他却说:“我们虽是平常人,却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地处世。”
他既书卷气很浓,又农民味十足。在采访中,无论长者少者,无论官员平民,他都一视同仁。这不是世故,而是他做人的准则。
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对谁也没有过分的亲近,对谁也没有超常的距离。他反对哥儿们义气,他更鄙薄酒肉朋友。然而对所有人他都真心诚意。你时时都能感受到他的力量,你会为此敬重他。
他一辈子都在学,五十开外的人了还像小学生一样,对什么都有兴趣。他说你能动几下笔,你的生活就又有了另一扇窗户。一个主持人如果不能写两笔,不能画两下,不多读点书,多交几位文友,光靠嘴皮子,一辈子难成大器。
倪萍的画
关于幽默
我以为,一个好的综艺节目主持人,能在他的主持风格中,注入一些幽默的成分,他就会大放光彩,做到这点很不容易,这要求他的综合素质很高。
社会文明的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也就要求越高,对幽默的需求也就越大。谁拥有的幽默素质多,谁的生活面就会最宽,谁在社会上就最受迎。
▼
延伸阅读:
《姥姥语录》 作者:倪萍 豆瓣评分:8.5
《岁月随想》 作者:赵忠祥 豆瓣评分: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