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则新闻,有位美国名牌大学金融系教授说他们今后可能不再招收中国博士研究生了,他给出的原因是中国学生开始学习成绩很好,后来做博士论文研究还可以,可是等到毕业找教职岗位时都表现不好,没有办法找到一流大学教职。所以他们不想再浪费时间培养中国学生了。刚看到这则新闻时我很怀疑这篇新闻的真实性。在大家的印象中,能去美国名牌大学读书的学生必定是中国学生中的精英,更何况是去美国名牌大学金融系读博士了,那必定是精英中的精英。我报着怀疑的态度又在网上搜了一些与中国留学生相关的内容,发现与这类似的新闻还不少。明明在人才济济的中国是精英,为什么去了美国反而成了不受欢迎的差生了呢?
记得在上大学的时候,一位刚从美国做访问学者回来的老师在课间给我们分享了一些他在美国大学的一些见闻。其中他提道在美国的大学,每次上完一门课,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做一个结课的作品。美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强,经常能做出一些十分富有创意的作品,这样的要求如果放在国内学生的身上是很难实现的。这里我并不想谈抨击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这类老话题,我只是想说的是中国在教育初衷上的错位,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
从古至今,学以致用被历代名人说推崇。从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到王阳明的“行知合一”,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不说明学习的目的是运用知识,用知识来改变我们的生活。
在如今,我们把读书变得功利化,大家似乎已经忘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中国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有几百万,似乎没有比用考试分数来选拔学生更好的方法了。为了在这几百万人的竞争中胜出,中国学生从踏进学校的那一刻起,他们学习的唯一使命就是在以后的各种考试中考高分。从考重点小学到重点中学再到重点大学。无一不是用考试成绩这把尺子来选拔强者。
只要考一个好的分数,似乎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其他的一切也不再重要。至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根本无关紧要,或者说不是现在应该考虑的问题。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当一个人经历了完整的中国教学系统,当他回顾他的学习生涯时,除了依稀记得曾今考试的分数外,再无其他东西。知识并没有转化为他的能力。到了真正需要用到这些知识时,学生发现大部分已经遗忘,就算有些能有幸记住,但也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学生精英在美国那种重运用重实践的教育环境下变得力不从心的原因。
教育初衷的错位导致了中国学生实际能力的缺失,而中国浮躁的社会氛围造就了中国学生学习目标的盲从。查看近几年中国高考状元的大学专业选择,会发现金融和工商管理等这类毕业后就业薪资高的专业成为了状元们的首选。对中国学生而言专业的好坏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毕业后工资的高低。很少有学生会问问自己自己真正想学的专业是什么?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就算有这样的学生,也会在父母的威逼之下,屈从父母的意愿,选择所谓热门的专业。这种对专业毫无兴趣,眼里只有人民币的学生而言,怎么可能静下心来专研所学知识呢,更不要说是做博士论文了。这也就不难解释中国留学生为什么在美国变得不再优秀,而美国的名牌大学也不太愿意招收中国的留学生了。
教育导向的错位和社会风气的浮躁导致中国学生能力的缺失,只有回归教育的本质,去除社会的浮躁,才是把中国的学生培养成为人才的正确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