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绝不是学校的一家之言,也不允许家长把孩子放在学校就万事大吉。
每一个孩子,他的发展受着三方面的影响:家长、老师、朋友。
但这当中,他接触得最多的就是家长。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了解孩子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以及改进措施,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他的家长。因此,这就需要沟通。
一、沟通的目的
“沟通”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使两方能够通连”。那么,家校沟通,顾名思义,也就是说学校和家长要在彼此双方互相了解、交流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使彼此双方能够形成统一战线。
那么,我们首先就得清楚沟通的目的是什么。
(一)反馈孩子的情况。作为初高中阶段的孩子,尤其是很多孩子已经开始寄宿生活,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渐渐走向独立,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他们的父母不可能还像小学时候一样可以天天看着他们。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在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且屡教不改的时候才会想到要与家长沟通。比如:我班上有个叫做小伟的孩子上课老是打瞌睡,次,数学老师屡次跟我反映,我也屡次找小伟谈话,但是收效甚微。一天晚自习,年级主任过来巡查的时候,发现了小伟趴在桌上,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把他叫醒,结果梦口水长流,惹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也因为这个事情,扣了我们班的常规分。据了解,小伟每天晚上十点半,不到十一点就睡觉了。早上学校是六点四十打起床铃,但他都是六点五十才起床。小伟长得胖嘟嘟的,一般情况下,长得胖的人是能吃能睡,所以心广体胖嘛。我也帮小伟想怎样可以避免上课打瞌睡,但是一到数学课,他准时睡着了,他就告诉我:“数学太无聊了,太催眠了!”很快,第一次月考来临,小伟的学习成绩从入口时年级300多名直接掉到了年级900多名我把这个情况反映给了爸爸,就是想知道这个孩子是不是有嗜睡症,初中阶段对于数学是不是就比较抵触。
(二)了解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原因。但是,爸爸反馈给我的情况与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他可能在玩手机,不然不可能是这样子。我大吃一惊,不会啊,他的手机已经交给我了啊。爸爸说:“可能还有第二部。”爸爸接着说:“他初中时就游戏上瘾,老师都收了他好多部手机。他一定是在玩手机,不然不可能考成这个样子。”我借机要到了孩子初中班主任的电话。跟他班主任一沟通,吓了我一大跳。由于小伟是外地来的孩子,一般只有大假才能回家。初中三年,班主任一共收了他七部手机。每一次收,每一次承诺,甚至父亲还专门从外地过来陪读了一个月。我的心不禁收紧,不敢相信在我面前的是一个网瘾少年。回想每次我去查寝时身后总会跟着一大帮娃,这个时候,他们断然是不会拿出来玩的。尽管私下里我跟生活老师请他们多关注一下我班孩子的动向,但是我却没有收到什么反馈。爸爸的推断亟待印证。
(三)陈述需要得到家长支持。在跟小伟爸爸沟通后,我们决定出其不意,寻找查他个水落石出。傍晚,晚自习铃声响过后,我叫上级部副主任,一起来到小伟所在的寝室。果不其然,手机、充电宝正好端端地压在棉絮底下充着电。爸爸的猜测果然被印证了。
如果不是及时跟爸爸沟通,那么小伟上课打瞌睡,成绩陡然下降的原因肯定不会这样快就出来。所以,沟通就是法宝,找到问题关键,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怎样去解决问题了。、
2022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