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维的墙》19-25页
昨日,读书践行群里的伙伴找我私聊,他说原本有与我不同的观点,但是害怕自己表达不清,引出别人的误会,认为他不尊重我的付出,故意与我对干。正如他自己所言,这其实是没有自信的表现。
我一度也是如此,不敢在众人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敢主动出来承担一份责任,更不敢像现在这样,将大家聚在一起,自己试图成为一道光,去影响别人。
我们知道,没有自信,会让我们做不成许多事情,而之所以没有自信,是因为缺乏安全感,总觉得自己做这件事会有“危险”:会被别人误会,会让自己出丑,会把一件事搞砸。
我结合古典老师提出的建议,提出以下四点点。
01 小程度地冒险
比如如果自己害怕面试,可以多去面试几家公司,不求自己通过,但求多长经验,因为提前给自己设置的目标不同,所以会减轻许多心理压力,面试的次数多了,一旦产生了熟悉感就不会再过度害怕面试了。
上帝不是让你成功,它只是让你尝试。用这种心理去做事,会让你觉得自己处于安全区,不会再战战兢兢,害怕结果了。
02 做自己的恐惧保险箱
古典老师建议,做事情之前,可以把自己所恐惧的事情罗列出来,存放在保险箱里,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我已经剥离出自己的恐惧,先做完正事,再来处理自己的恐惧。
如果用概率去计算担心的事情,会发现它的发生率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低很多,要么不会发生,要么发生了我们无力改变的事情,剔除这两种,剩下的大多数都是我们可以好好把握的事情。
03 做成功日志来肯定自己
你知道自己在过去的时间里做过多少让自己自豪的事情吗?如果你去记录它,你会惊讶于自己的勇敢与坚韧。
我曾经坚持连续不断看书和背单词101天;
我曾经坚持连续10天早晨看书45页,输出笔记800字;
我曾经坚持六点钟跑步,每周三次,共三个月;
我曾经亲口对我不敢亲近的父亲说出:我爱您,感谢您的付出。
。。。
现在想想,都是在积累一点一滴的安全感,直到现在能够感觉出内心的充盈。
04 直面恐惧,做好最坏的打算
我们无法控制自己不产生恐惧,恐惧会让大脑自动演绎各种糟糕透顶的结果,我们就是因为害怕这种结果,所以才举步不前。
那如果我们把自己就放在最糟糕的情况里呢?我们会怎么做?你是真的毫无退路?还是真的无法克服?
不是的,面对最坏的情况时,每个人都能有豁出去的勇气,绝地反击,是每个人求生的本能。不要低估自己的本能,把自己恐惧的东西拿出来,看看最坏的结果,把“不过如此”的事情击碎吧,其实,你的可能性,就隐藏在这些“不可能”里面。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