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元山间墨韵书法随笔百篇续篇随笔142篇:阳主阴从模型8.0

黄子元山间墨韵书法随笔百篇续篇

随笔142篇:阳主阴从模型8.0

此篇为初步成熟主版本。后续不再大幅度增加篇幅,将持续动态微调以完善。各种案例概念实用篇,在分类版本中续写。

2025年5月27日。

借鉴古代太极两仪四象八卦,构建文明社会的“共生、二元、四态、八变”建构。

传统太极两仪四象八卦描述自然之道,本模型则总结社会文明规律。

“共生、二元、四态、八变”中阴阳二元为全新概念,基于个人思考,与传统太极阴阳思想无关,

这里所说的阴阳无关男女性别,无关君臣尊卑。

共生:

阳主阴从,体用不二,人心向善,和谐共生,世界大同。

二元:

阳神

属性:善意精神(同情心、正义感)、主观能动性(创造与反思)、大我共生的大局意识。

功能:统摄物质向善,驱动文明进步。

阳神统阴体,但阳神亦依阴体而存,无阴体则无阳神。

阴体:

属性:生存需求(食物、安全)、资源承载力(环境与技术)、小我生存的自利本能。

功能:构成文明根基,需阳调衡以防失控。

阴体可生阳神,但阴体必须阳神统摄,无阳神阴体必自灭。

阴体为体,阳神为用。

特殊场景中存在体用互换(此处互换并非主从关系的结构性转变,而是特定场景下功能协同的动态需要)。

阳神如人之意识,阴体如人身体,意识在身体中生成,身体因意识而有活性。意识依身体而存,身体依意识而动。

意识为主,身体为从,自然而然,两者本为一体,并无强迫对立。

四态:

一、纯阳态:

阳主阴从,物质丰富,人心善良,和谐共生,世界大同。

二、纯阴态:

阴阳俱衰,物质缺乏,人心险恶,人们争夺本就稀缺的物质资源,世界濒临毁灭。

三、阳盛阴衰态:

人心善良,社会和谐,物资缺乏,生产力不足,人们同舟共济。互相礼让关爱,物质缺乏,精神富足。

四、阴盛阳衰态:

社会生产力物质都极为丰富,但是人心贪欲不足,争斗不息。物质丰富,精神空虚。

四态之间还有非此非彼的两种模糊态:

1. 模糊稳定态

在四态中某一个点上暂时平衡,思想、科技与生产力、外部环境都没有明显变化。人心稳定,长期不变动。


2. 模糊变化态

因为某种思想产生,或者科技与生产力的跃迁,以及外部环境的剧变,导致人心思变,推动社会形态上升或下降。

八变:

一、纯阳之谦:纯阳态中保持谦逊,乐于助人,时刻反省。可使幸福更长久。此谦非稳定,存在双向反复波动,须有持续善意之阳的自然滋养方可稳定。

二、纯阳之慢:纯阳态中不知反思,因幸福生自大。因为自大而失关爱心,坠入阴盛阳衰态。此慢亦非定数,存在双向反复波动,如有善意阳的柔性引领,可升为纯阳之谦。

三、纯阴态之升:纯阴态中知道反省,大家同舟共济,互相关爱。升入阳盛阴衰态。此升非一帆风顺,必有进进退退。如有善意之阳持续感召,必能曲折中上升。

四、纯阴态之降:纯阴态中不知反省,继续争斗不休。必导致完全毁灭。此降非不可逆,也存在着反复波动,如有善意之阳生起,知道反省,可回头是岸。

五、阳盛阴衰之升:阳盛阴衰态中。大家同舟共济,互帮互助。可升入纯阳态。升级之路必会反复,必须有善意之阳的内在驱动才可升级成功。

六、阳盛阴衰之降:阳盛阴衰态中。大家因为物资缺少,而互相埋怨争斗,堕入纯阴态。堕落之势也存在双向波动,若能及时反省,停止争斗,可以止堕回升。

七、阴盛阳衰之升:阴盛阳衰态中,如果大家互让互爱。不再攀比争斗。升入纯阳态。升级之路必有反复,须有稳定持续善意之阳默化引领,才可升级成功。

八、阴盛阳衰之降:阴盛阳衰态中,如果大家继续攀比争斗。必然因为争斗让物质之阴也耗竭。堕入纯阴态。堕落之势亦有双向性,如及时观照,知堕落风险,停攀比争斗之阴,启礼让善意之阳,必能止堕回升。

八变说明:

文中着重阐述阳神善意对社会状态演化的引领作用。需补充的是:科技与生

产力的跃迁、外部环境的剧变,虽可成为状态升降的触发因素,但其转化方向仍需阳神善意的统摄——唯有以善意精神为锚,方能确保文明在变动中朝向和谐共生。

善意的无偿付出若长期缺乏回馈机制,必然导致个体疲惫,进而难以持续。

如果没有应对措施,这种状态可能会导致社会态下降。

社会应提倡大家在善意输出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避免超过自身能力,防范道德绑架,并通过制度化设计提供人文关怀(如心理认可)与名誉补偿(如社会褒奖),形成可持续的正向循环。利用人性中本有的虚荣心,将其转化为向善的动力。

需引导个体认知到:自身是小我,他人与社会是我的生存环境。小我与我的生存环境组成大我。大我整体向善,小我生存环境才会善。

社会应划拨部分资源用于善意教育与补偿机制建设(如公益宣传、道德表彰),而非将资源完全集中于物质领域的科技创新。具体资源分配比例需根据社会形态(如“纯阳态”“阴盛阳衰态”等)动态调整,以激励个体持续输出善意,通过累加形成社会整体的持续阳神善意输出,实现社会态的升维。

阳神对阴体的引领,本质是功能主导下的自然协同,而非强制压迫。

如太阳引力场与行星的依存——引力并非外力胁迫,而是维持星系存续的自然法则。行星沿轨道运行的“有序性”,恰是对引力场“非强制性引领”的响应;若引力消失,星系将因失衡崩塌,


又似大脑与身体的协作——大脑主导神经信号传递,指挥肢体规避风险、获取资源,身体为大脑提供能量与感知反馈,反之大脑的决策必须尊重身体的基础需求。

亦如首领与大众——有德有智的引领者(阳神载体)通过善意智慧凝聚共识,大众基于认同自发追随,这种“领导关系”的合法性源于对群体利益的贡献(如解决生存危机、提升协作效率)。若引领者背离善意(如贪腐专断),大众将因信任流失而人心涣散。

阳主阴从,无关等级,而是文明系统中“功能主导与基础支撑”的共生结构。此中真意,非语言文字相能描述,只能用心去体会,于生活万象中体悟“阳主阴从即共生互长”的文明真谛。

以上只是本人的初步思考,请大家提出意见。

我只是善意文明的点火人。文明之火是否旺盛,不在于我点火人的个人意愿,在于大家善意之薪持续添加!

我始终相信,真理无法用语言文字完全说出来,我的文字只是以手指月的手指而已。请不要执着我的文章里的语言文字相,大家能够从我这些文字当中感受到一种善意的传导,这就够了。希望大家可以把这份善意继续传播开去。我只是保留版权,但不收费,具体可以看我的版权声明。

我这个模型只是一座大厦的四梁八柱。里面外面的具体装修要靠大家和后世了。

而且每一个社会有每一个社会的装修方式,每一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装修方式,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装修方式。

模型提供一个公式用于解释各种问题,而不能用具体案例固化内涵,减少普适性。

模型的现实意义在于引导人们,让人们知道怎么样做才是对社会有益的——只有包容、和谐、同舟共济,才可以使社会状态上升,反之则下降。让人们明白这一点就够了。社会上本来就有很多人照着这个方法在做,他们在做的时候只是凭直觉;如果这个模型流传开了,他们就会做得更理直气壮。还有一些本来不这样做的人,看到这个模型后会深刻感受到这样做对自己更有利,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由此也会加入到善良包容的队伍中来,这就是模型的重要意义。

附录:

模型的定义:

本模型非学术文章,而是试图包罗万象的文明底层框架。学术是具体领域的逻辑闭环,模型则聚焦揭示人性与社会的根本规律,描述超越功利计算的社会良心法则。善意、包容、正义感等本质不可量化的概念,决定了模型不追求逻辑闭环,而以开放架构用模糊性容纳古今中外的文明实践,以总规律启发认知——向善不仅是社会道德选择,更是让每个人知道,善意包容带来的幸福可长久持续。物质享受带来的幸福不可持续而短暂。

模型的不变与变:

不变内核:以“阳主阴从”为恒定本质,坚守三条原则:

1. 善意主导:善意精神(阳神)驱动文明进步,物质基础(阴体)需善意引导以防失控;


2. 共生共长:善意与物质相互依存,无压迫性支配,唯有功能性协同;


3. 演变逻辑:四态八变揭示文明非线性发展,“模糊态”承认复杂性,拒绝非黑即白的简单判断。

动态演进:文字表述随时代、语境、种族灵活调整,可以有万千个版本,但核心恒定。本人初创1.0至N.0的所有版本均完整留存为“文明基因图谱”,当前成熟版本重点保存,供未来版本万千变化后方向迷失时,可对照溯源。

模型的工具属性与开放性

模型是帮助人们趋近幸福的认知工具,而非真理本身。教条化违背“阴阳共存”的动态本质,鼓励根据实际情境调整语言表达——凡有利于增进幸福的版本,皆为好版本。

模型的发展愿景

模型历经8次迭代,已从幼苗长成小树,即日起主模型基本稳定,转向发展具体领域的二级、三级……N级模型。

欢迎大家共同参与编写并应用实践,不必苛求准确,有些概念本来是不可量化的,只能在实践中去用心领会,只要在编写实践中体会到善意包容对自己的价值,让和谐共生理念得以流通就够了。

愿众人共添智慧薪柴,让九紫离火大运的文明之火熊熊燃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