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业哲学来讲,经营方式决定了经营结果,而越是原始的经营方式,其竞争力与效益产出越差,在中国,由于经济起步较晚,在实体经济中大部分还停留在很原始的经营方式上,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缺少竞争力,盈利能力差,甚至是亏损、倒闭。今天我们就梳理一下实体经营方式的几个阶段,大家自我检查一下,如果你的经营模式过于初级,就要考虑模式升级,这个升级的不仅仅是模式,同时也是甩下一大批模式陈旧,缺少竞争力的竞争对手。
产品为核心
以产品为核心,保质保量作为竞争优势,获得顾客普遍的好评与口碑,继而获取更多顾客与消费。这是经营方式的最初级阶段,也是最重要的基础,在市场没有达到过度竞争的领域依然可以只靠这个模式生存,但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产品品质只是经营的基础,很必须、很必要,但还不够。
服务升级
这是基于产品之后的,最初形态的消费体验,核心是“把顾客当作上帝”一开始,从计划经济,卖方市场走过来的消费者很受用这种经营方式,服务好的门店客源也相对稳定,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消费者的需求也越发多元、个性,满大街的“上帝”也已经让消费者感受不到任何优越感。
差异化
当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后,我们开始寻找差异化来错开竞争,这是很有效的经营模式,但是,随着信息的高度对称,差异化越来越难形成,绝大多数没有技术与资源壁垒的商家只能在差异化的表面做文章,很难有本质上的突破,或者说,具有壁垒的高度差异化离绝大多数商家还很远,大多数商家还只能是在有限的路上向前挤。
综合体验
继基础服务以后,开始有越来越多商家选择根据市场定位,为目标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体验,这在服务型实体店非常有效,也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但是,体验毕竟是副产品,是一种软实力,因此只有体验也不够。加上前面三个阶层的模式,同时具备,一家店应该可以经营的很好,但是,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门店更有竞争力,经营的更好吗?我觉得是有的,那就是更具市场竞争力的经营模式——产业整合
产业整合
到这个阶段,经营的方式就有了无限的可能,竞争力也会变得更强,更韧,也更难模仿。其主要的思路是从产业链的整体高度构建一个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经营模式,这样说不好理解,咱们看一个案例。有一家餐厅,特色是原材料新鲜采摘,绿色无公害,而餐品价格还非常亲民,这让周围的竞争对手很苦恼,因为按照这家餐厅的品质,卖这么低的价格根本没钱赚。难道这家餐厅是打价格战,赔本赚吆喝吗?不,他依然有钱赚,他的模式是:上游整合了一家城郊的农场,种植绿色蔬菜,配套的有住宿、钓鱼、采摘、野餐,也就是周边游的农家乐。现在分析一下这个模式的竞争力:自家的绿色蔬菜直接供应自家餐厅,自然成本低很多,但这不是模式的目的,餐厅原材料成本低,但价格不高,所以只是微利,而在这个模式中,这家餐厅扮演的更重要的角色是流量入口——顾客在餐厅就餐觉得不错,餐厅会推荐其购买他们的有机瓜果蔬菜,你觉得不靠谱?没关系,推荐你周末去农场观光游玩,结果呢,农场的农家乐有收益,游玩的游客哪个走的时候不买几斤有机瓜果蔬菜呢?因为是自己亲眼见到和采摘的啊。反过来,这个农场的背书,让这家餐厅更受欢迎——都是用自家的新鲜有机蔬菜的餐厅。
到这里估计大家看懂了,餐厅是流量入口,把客人带到后端的高利润区域,再用后端的背书促进前端入口的竞争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竞争角度来说,普通的餐厅根本没法与其竞争——原材料成本没人家低;品质没人背书;人家餐厅可以赔钱,但依然能盈利,一般餐厅可以吗?如果说竞争对手也来效仿,但是产业链整合的模式门槛很高,比如你也想弄个农场,有那么合适的周边农场给你整合吗?资金需求庞大,你的钱够吗?条件都满足了,你有这个系统经营的能力吗?就是这样,既有竞争力,又有竞争壁垒,看懂了也很难模仿。
经过市场的不断进化、演进,前面提到的4个阶段,必须同时拥有,但那只是“标配”,而更高级别的经营思路大家一定要有,只有这样从产业链整合的角度着眼,才能创造出难以复制与匹敌的经营模式。
作者简介:美国Tutti Frutti餐饮连锁中国区CEO、清华大学EMBA总裁班特聘讲师。
更多相关资讯请微信添加:shiguangqi66,微博搜索:史光起,或点击关注,与作者互动交流。
关注(shiguangqi66)后发送“学习资料”4个字,送6G企业家、高管创业、职场、营销、管理类电子书及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