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快,已经十九岁的我一直都在思索我是不是独特的,也一直在寻找着我自己,做我自己。
小时候,无忧无虑,晚上八点就入睡早上早早起床也顺其自然,从来没有担心过、没有思索过、也没有什么幻想,那时候的日子真是美好,现在想想也真是怀念,那时候的我就是独特的吧,因为我就是我,从不用在乎他人的眼光。
七岁上了学前班,没有上过幼儿园的我格外珍惜上学的时光,那时我不会哭不会闹也不用父母送,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似乎一切都那么合理。我喜欢学习,我喜欢自己努力的成果后得到的表扬、称赞,不管老师、父母说的什么我都觉得是对的,因为照着他们做了,我就能得到表扬,我会很欢喜。那时候的目的多简单,但是就在这种的过程中,我好像变成了别人家的孩子,乖乖女,全部人都会来称赞我,越来越的越来越的,我身上背负了太多期望,我不知道我是真的喜欢学习了还是怕他们会失望而学的,我开始没有自我了吗?
小学的时光还是快乐的,幼稚的玩伴,不懂什么是友情,但我们玩到一起很开心、很快乐,那段童真的感情是永远无法磨灭的,即使我们后来分道扬镳,再无交集。两毛钱的零花钱也愿分成一人一毛的感情,那时不懂,现在回想起来,我们怎么可能还会再有那种童真。那时的真挚,我们都还是独特的。
小时候总是盼着长大。终于,我上初中了,我成为了新青年,能够想象我去学第一天时的情形吗?村里的孩子都相约着一起去学校,天只微微亮,我们便哼着歌一路玩耍到学校,那时离家的心情是多么愉悦,手里的行李是多么轻快。我终于可以去学校住宿去了,这是我整个暑假都在幻想着的事情呀。可是,我只想着要离开家,同时也从未感受过离开家的滋味。那一天晚上我哭了,我无助,我想家,我讨厌那种感觉,睡在上铺默默抽泣,觉得我是多么的孤独,突然一切都变得好迷茫。后来,我慢慢适应了这种孤独,我变得特立独行,我好像不会主动与人交往,我变得害怕。从此,我一个人的习惯形成了。初一下学期我厌烦了住宿的生活,学校的规章制度无法让我随心所欲,我叫了我妈妈到学校给我签字允许外宿,因为种种无须有的理由,那个外宿班的班主任拒绝了我,让我回家休息一天再来上课。委屈、无奈、厌烦,一系列糟糕的心情涌上心头,我第一次在我妈妈面前哭了。我泣不成声,妈妈也无可奈何。最后,因为那个老师,我厌烦那门科目,直至到现在,我也没学好。
初一,有太多的难忘和美好,在那一年,我习惯了孤独,我忍受了委屈,我也收获了一帮傻子一般的朋友们。一起每节课下课后十分钟跑回五楼宿舍躺在床上闲聊,一起喝酒,一起胡闹,一起看帅哥,一起给老师起外号,一起给我办了一个有蛋糕的生日,一起想象未来,太多的一起,真的太美好。即使那时候的互联网没有普及,手机也只是老人机,但我们都很快乐。
一起走过的初中那三年,融汇了太多的感情,不管是曾经的幼稚,杀马特,还有一起用的姐妹网名……这一切都让人回忆无穷。
高中这三年,走的很拘谨,因为我是村里的希望,我承载了太多的期许,我必须要努力付出,我要让他们看到他们有得到。可是,这样的压力真的会压的人喘不过气来,临近高考那两三个月,我心慌,我怕失败,脑海中总闪耀着自己落榜的模样。我变得焦躁不安,我无心学习,总是找各种借口敷衍自己,我害怕,我担心。但是与此同时,我还要安慰父母别担心我,我一切都好,可是,多少个夜晚的独自哭泣,孤独的心灵没有得到慰问的空洞感深深刺痛着我,我变得越来越自卑,我害怕别人会看透我,我竭力的隐藏,以至于我都看不清楚我自己。
独特!?把自己隐藏起来不被看透也是一种独特吧。我越来越小心翼翼,我害怕会走错,我害怕在我意识里形成的那层膜被打破,我变得如此胆小。
人常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就像你我她他,永远都是独特的。我希望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