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的第二本书《内在动机》有点难理解,反复读了两遍,还是有点不懂,大概总结了一下第一章的内容,如下。
自主是指人们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自己也会完全沉浸于其中。相反,控制是指人们在压力下做某件事情,是被动去做某件事的,包括顺从和反抗。
许多人都会基于各种压力而做出许多不负责任的行为,比如因为工作疏于对孩子看管,最后导致自己和孩子都付出了沉重代价等。人们试图通过“控制”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控制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给予奖赏或者威胁施加惩罚,将使得犯错的人服从。一开始就指责与控制并不管用,而应该首先探究人们起初为什么会不负责任,也就是他们不负责任的动机,然后才能探讨出让人们做事更加负责任的因素。
我们时常会生活在“一上一下”的关系结构中,比如父母与孩子,老师与学生,医生与病人,一方教导另一方。处于优势地位的人会影响处于劣势地位的人的动机。大多数人可能认为最有利的激励来自于外部,比如他人的鼓励,这些都是外在动机,其实内在动机才是创造、责任、健康行为以及持久改变的核心所在。所以正确的问题不是“人们如何激励他人”,而是“人们怎样才能创造条件让他人激励他们自己”。因此处于优势一方的老师或者家长应该创造条件让处于劣势一方的孩子们进行自我激励,按照他们的自我意愿做事,才能表现出真实的自己。
大家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