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亚当·李司机 新一代经济学人
大家好,我是老李师弟,彼得·大聪明。毕业之后我一直思考投资之道,要不是老李叫我下楼活动活动,我还没打算出山。开个玩笑,今天我们来说说盐湖股份的前世今生。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可谁又能想到,转眼之间,他胡汉三又杀回来了。
从填补“国内空白”到“钾肥之王”,到超级大白马,到“A股史上最大的亏损王”,再到“盐湖锂资源之王”,盐湖股份这60多年走得真可谓是波澜壮阔,曲折离奇。
人事纷纷难料,世事悠悠难说,何处问穹苍!
Part 01
察尔汗盐湖是一个古老而神奇、浩瀚而富有的大盐湖,各种盐类矿物总储量过600多亿吨。
只可惜,这样一个大宝藏,竟然在柴达木盆地沉睡了亿万年时间。
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6亿人的吃饭问题成了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
想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就要首先解决化肥的问题,尤其是钾肥的问题,而当时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资源在国内却是无比奇缺的。
于是,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找钾盐”的盐矿地质普查和科学研究。
从1954年到1958年,历经4年多时间,终于在这个“湖上无飞鸟,脚下不长草”的地方,发现了我国最大的可溶性钾镁盐矿床。
很快,这家被人们称为钾盐工业的“黄埔军校”、共和国钾肥“长子”的钾肥厂——青海察尔汗钾肥厂宣告成立,揭开了中国钾肥工业的序幕,并用磐石意志撼动了世界钾盐格局。
这也就是盐湖股份的前身。
当时的4789名工人用土法生产出第一批钾肥的时候,也许想的是赶紧填补国内钾肥的空白,全力支援全国的粮食生产。
但他们绝对想不到,他们一锹一铲建立的钾肥厂,日后会在中国资本市场掀起巨浪。
Part 02
虽然命运多舛,但时间进入90年代,这家钾肥厂已经成为青海最大的国企,也是当地国资委“最宝贝的儿子”。
1995年,盐湖集团上市。
1997年,盐湖钾肥上市。
提起盐湖集团,年轻股民知道的可能不多。
而提起盐湖钾肥,无数老股民印象深刻的不能再深刻了,曾经那可是一只货真价实的超级大白马。
上市首日开盘价是8.88元,最高价482.14元(后复权)。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盐湖股份重要性远远超过茅台,请客可以不喝白酒、种地不能不用钾肥,钾肥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
人总是要吃饭,钾肥的需求是没有周期性的,然而跟芯片一样,中国钾肥也被卡脖子,需要大量进口。
我国是钾资源缺乏的国家,目前探明储量仅占全球的2%,2010年国土资源部确定钾盐为我国紧缺的8种大宗矿产之一。
而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三国垄断了全球89%的钾盐储量,全世界只有加拿大Nutrien公司、白俄罗斯钾肥公司、俄罗斯Uralkali公司等少数几家公司能够提供氯化钾商品,也是全球钾肥的定价者。
我国的钾肥主要从这三个国家进口,剩余的需求就需要国内的产能来补足,而盐湖钾肥是当仁不让的绝对领导者,控制中国的钾肥资源大半壁江山,因此被誉为“钾肥之王”。
2020年,盐湖股份的氯化钾设计产能500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64%,氯化钾产量为551.7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8.37%。
钾肥的生产工艺非常简单,开采难度较低,生产工艺不需要追求创新,就像中东直接卖原油一样,盐湖钾肥躺在金山上,动一下铲子,就有白花花的钞票,躺着就把钱挣了。
简单地说,中国的钾肥市场是一个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盐湖钾肥拥有相当强的定价权。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粮食需求的提升,国际市场氯化钾价格大幅上涨,盐湖钾业绩也随即飙升,股民纷纷进场,股价暴涨,就这样一只超级大白马股诞生了。
什么茅台,格力,平安,当时盐湖钾肥根本不放在眼里。
但盛极,必衰。
Part 03
故事的转折点就是“两湖”的整体上市,就是前文提到的盐湖集团和盐湖钾肥。
从两者的关系上来说,盐湖集团是父,盐湖钾肥为子。
“儿子”上市以后,“老爹”搞了“二胎”、“三胎”、“四胎”......
说白了就是搞了一堆关联公司,干的事情跟盐湖钾肥差不多,只不过成本都计入上市公司。
没办法,赶上好时代,业绩依然很牛逼,股价还是蹭蹭蹭地往上涨。
后来,高层要求整体上市。
战略级项目重组盐湖股份必须服从命令听指挥,尽管一开始不情愿,但不得不执行。
按照惯例来说,通常都是母公司先拿出优质子公司去上市,之后,要么就是将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要么分拆子公司再去上市。
但两湖合并的操作完全可以称之为“迷之操作”,“儿子直接把老子吃了”,那一堆关联公司并不是直接打包注入上市公司,而是玩起了“撑杆跳”,借壳“SST数码”再合并。
原因很简单,如果直接将这些“子子孙孙”注入上市公司,那就相当于给股民送钱,借壳再合并,就不存在这个问题,相当于左口袋放到右口袋,肥水不流外人田。
完美。
好吧,你赢了。
Part 04
2011年,盐湖集团退市,两湖成功合并,盐湖股份诞生。
从此以后,躺在金矿上,好好挣钱,不香吗?
站在上帝的视角来看,你这样说,完全属于事后诸葛亮。实际上,那时候,很多资本大佬都热衷于搞多元化。
2012年,前首富王健林不仅在国内搞“多元化”风生水起,而且还意气风发地准备在海外“再造一个万达”。
盐湖钾肥合并母公司之后,一跃成为综合天然气化工、煤化工和盐化工为一体化的综合性化工企业。
盐湖股份觉得公司太依赖钾了,这样好像不安全,于是也玩起了多元化的游戏。
2015年,盐湖股份制定“走出钾、抓住镁、发展锂、整合碱、优化氯”的产业战略规划,打造生态“镁锂钾园”(美丽家园)。
对此,高层也给予重望:“盐湖是青海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要制定正确的资源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循环利用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全国都应该走这样的路;青海要把这件事情办好,发挥示范作用;青海资源也是全国资源,要有全国一盘棋思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搞好开发利用。”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
由于钠、镁、锂、硼项目实在是太烧钱,发展进度不及预期,钾盐业务撑不起这些无底洞。
根据盐湖股份之前的公告,仅在金属镁提取这一个项目上,公司就投入超过了400亿元。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这几年,天灾人祸不断,这对于命运多舛的盐湖股份无疑是雪上加霜。
2017年2月14日,那一天是情人节,盐湖股份旗下海纳化工失了火,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直接经济损失约1900万元。
同年6月28日,化工分公司的疑似发生内爆事故,造成4人死亡,经济损失约 282万元。
两场大火,虽然表面上损失不大,但造成相关项目停产停工,盐湖股份前5年的利润——50多亿损失殆尽。
此后三年(2017年——2019年)连续亏损,直接披星戴月,成为*ST公司,暂停上市。
尤其是2019年,盐湖股份亏损更是高达458.6亿元,成为“A股史上最大亏损王”,数万股民欲哭无泪,“这哪是踩雷,分明是原子弹爆炸了。”
真是一手好牌打的稀碎,本来大家都觉得他没希望了,谁知道峰回路转,亏钱王又成了锂盐龙头。
首先,盐湖股份不是长油、不是乐视、不是暴风,而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自然不能像他们那样被逐出资本市场。
再说,如果真的玩完了,不仅地方经济会倒退,对于全国来说也不是好事。
其次,盐湖股份为了避免亏损退市,壮士断腕,把不良资产进行打包处理,虽然流拍了好几次,但好歹债转股还了几百亿,并保留了盈利良好的钾肥和锂盐板块,公司净资产成功转正。
当然,不能不提的就是新能源汽车的东风,催动上游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盐湖股份不仅峰回路转,还一夜之间成为“锂矿之王”。
锂的重要性不用多说,它是21世纪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被誉为21世纪改变世界的“绿色能源金属”和“白色石油”。
2018年到2020年3年间,盐湖碳酸锂销量保持在1.1万吨水平,是国内出货量最高的盐湖提锂企业。
而在盐湖股份最悲催的一年多时间,钾肥指数,大约翻了3倍;锂电指数,大约涨了2倍。
没办法,老天爷赏饭吃,盐湖股份就这样起死回生了!
2021年,盐湖股份的财报数据自然不错,这也是它复牌首日大涨逾300%的底气所在。
停牌前,盐湖股份是人人喊打的“亏损王”,市值大概还剩480亿,如今市值突破2000亿,转眼成了“香饽饽”。
这世界,变化真快。
从盐湖的前生今世来看,我们不得不为我们的大A股点赞,如果没有它,别说没有盐湖股份的前生今生,更别说推进重大经济改革。
Part 05
最后,不得不说,有时候投资是一门玄学。
昨天的超级大白马,可能就是今日的“爆雷股”,而今日的“亏损王”,焉知不是明天的大牛股。
股民身在其中,这人生大起大落实在是太快了,真的是太刺激了。
因此,投资需要一颗好心脏,靠速效救心丸显然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