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字和写字到底是什么关系?
用简单的一句话总结为:有意设计,无意书写
所谓有意设计,简单来讲,强调练字是个有意识的设计过程,而写字则是一个无意识的书写过程。
练字的目标是在头脑中建立范式,锻炼肌肉记忆、学习和理解书写法则;而写字是直觉书写,是将头脑中的训练结果,自然的书写出来,书法如此,普通书写也是如此,没有本质区别。
有意设计
既然是设计,无非就是确定外观和细节的不断打磨,临帖就是这个过程。所谓临就是对着写,所谓帖就是要练习的范字。通过不断的练习,记住范字的外观,锻炼肌肉记忆,实现笔尖的行走和范字一样的微末控制。
但是,学习字帖会遇到几个难题:
第一,字帖是有限的,尤其是古碑帖,如何用有限字帖的练习应用到无限的日常书写中?
第二,记住设计外观是十分困难的,需要知道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非重点?
第三,范字朝哪个方向去变化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
要解决这三个问题,就要理解书法中的法,也就是规则,他们包括笔画,结构等等。理解了这些规则,就可以知道一个字哪些是共性?哪些是个性?哪些是权重高的部分?必须遵守。哪些是权重低的部分?可以自由发挥。
所以,可以将有意设计简单的归纳为:外观定型,细节控制和规则学习三个方面。
无意书写
无意书写,就是强调在书写中的不刻意或者自然流露。可以概括成:直觉书写,掌控节奏,演绎变化三个方面。
直觉书写,就是书写的过程没有思考的时间,无论是写文章,还是写便笺,或是记录读书笔记,抑或是写作业,这个时候都是内容为主,书写为辅的,如果过分刻意强调书写的美感,结构等等,那么文字内容的思考就会受到阻滞,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日常行为,也可以说是一种本末倒置。
那么,直觉书写,就完全不需要控制一个字的表达了吗?
不是的,书写过程中还是需要掌握每个字或快、或慢的节奏,往往快的时候更多的靠直觉,而笔画行走缓慢亦或停顿时,借助微末的时间思考后面笔的走势、位置、姿态等等,整个思考过程介于直觉和半直觉之间,是电闪雷鸣间完成的。
比如写永字,横折的折处就是一个控制点,这里必须要简单的停顿,为后面的竖笔做准备。第二个停顿点是左面的横折撇的折处,最后的停顿点是捺笔的“起刀”处。
最后说下写字的变与不变,只要是日常书写,就不可能写得和字帖一样,如果胡乱变化,没有可遵循的规则,通篇下来,整体就会显得凌乱,只有本着统一的规则或者法则,才能有通篇的协调感。书法的规则一般包括笔画、间架结构等等,这些规则统一适用于大字,小字,虽然楷书和行书的法则略有不同,但是基本也是大同小异,所以只有通过学习理解规则,在书写中运用规则,才能在演绎变化中有章可循,一通百通。
学习今人的书帖,作为“外观定型”的初级阶段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以电脑字库为基础的字帖制作方式,限制了每个字的变化方面的学习,而这方面,在古碑帖中可以很好的展示,比如在《集字圣教序》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之,而,於等等都有几十个之多,其余重复的字也有几百个,通过对一个字不同书写的对比参考,可以比较容易理解哪些部分(笔画、部首,结构)是不能改变的,哪些部分是可以随意发挥的。
2019,开心练字,会重点围绕有意设计,和无意书写,展开不同产品设计,和文字方面的理论探索,敬请期待。如有更好的建议,请随时留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