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似乎每个人都在强调时间的重要性。对象在埋怨自己没有时间观念总是迟到,领导在催促任务效率要高动作要快,就连给小孩读一个睡前故事,孩子都噘着嘴说:“然后怎么啦?你也读得太慢了!”
时间的节奏越走越快,此时我们反而不应该慌了阵脚。相反,为了得到更好的生活质量,有效的时间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但学会如何和时间做朋友而不是被它压榨,或多或少需要一些技巧。下面这些思考之后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需要了解一点点时间管理的你。
1.记录做事花掉的时间有用吗?
记录做一件事需要的时间其实本身是不耗时而且很容易的,一个小日记本就能做到——做完一件事情,比如做饭,然后就顺手一记:“做饭,30分钟”即可。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只有当我们养成了记录时间的习惯,我们才能更容易地感知到自己做事的效率,然后自己去把控时间,而不是拖拖拉拉、磨磨唧唧地度过一天又一天。
2.怎么选择可以一起做的事?
这个选择是很有技巧的。因为我们需要选择的是需要用脑的事和不需要思考的事。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比如我们可以选择在吃早饭的时候听广播。吃饭本身只需要嘴巴动就行了,而听广播就需要思考,如此我们就把吃饭发呆的时间有效利用起来了。
3.片段化时间是怎样做到的?
什么叫片段化时间呢?其实就是一段时间只专心做一件事。大家知道windows的处理器可以同时打开好几个任务窗口,但只能每次用其中的某一个。我们做事也可以这样:
把任务A和B同时放在计划上,但是一次只处理一个任务,另一个先搁置。完成给任务A分配的时间片之后再切换到任务B的时间片上,相当于通过交替进行的模式提高两件事情的效率。就像我们以前上课一样,专注久了难免走神,而切换任务这种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更高效。
4.长期和短期规划怎么做更好?
心理学上有一个侯世达定律,讲的是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总是比估计的多。针对这一点,我们做规划的时候应该遵循这个原则:在规划长期时更具体,规划短期时选择更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为了尽量减少侯世达定律带来的弊端,只有将长期规划更详细才行。而当下做有挑战性的事,才能不断知道自己的潜力在哪,用高标准要求自己。
5.琐事太多了耗时又记不住,该怎么办?
有时我们必须承认,人的大脑容量是有限的,要做的琐事太多了心情就会烦躁。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做这件很简单但很有效的事:
日常中的琐碎小事用手机备忘录收集起来,只等闲下来的时候看一眼备忘录,挨着做就是了。如此而不用一直在脑子里提醒自己要去做,让自己大脑很累,而集中去做,又不会打断其他重要的事情。
时间管理的技巧我们暂时就先说这五个,大家不妨试试看是不是真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