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刚啊,你直接和他吵啊!”
我的第一个朝鲜族的朋友,是我同一个实验室的同学,她和我是同期,比我早来首尔好几天,也先进了实验室进行学习。朝鲜族同学得天独厚的条件一下子就体现的淋漓尽致。不仅可以全程交流无障碍,韩国生活也显得游刃有余。然而我呢,进实验室之后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看着老师的嘴巴上下开合,就是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奇妙的是,最后一句话我听懂了:“哦,你现在说韩语还有些困难吧?这一句话真真是字字扎心,我好歹断断续续学了2年的韩语,考试也考到了高级才去的韩国,平常上课都是优等的,为啥到这里一句也说不出来了?我想这大概就是所有留学生出国之后遇到的第一件难事了。随后,老师请这位朝鲜族朋友带带我,好熟悉实验室的环境。
这位朋友叫梅梅姐,这是后来我们几个实验室中国学生一起起的名字。梅梅姐比我大了一些,挺像姐姐的,也比较矜持,事实证明,熟和不熟所展现出的样子真是大有不同。她带着我,逛校园,吃食堂,介绍了同期的韩国人,真正进行学习的时候,不懂的内容也都靠她来解释给我听,方方面面都很细致。
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倒不是这些方面,她除了是朝鲜族,文静的大姐姐,同时也是个很厉害的角色,平时好好的,吵架时绝不放水,真真是厉害。这里有个小故事,那大概是我进入实验室第二个学期,由于韩国社会对上下尊卑非常在意,我们到了第二期也只能是打杂的角色,实验室有个很小的实验器材叫做移液枪,移液枪前端的小吸管是属于耗材,不重复利用的,所以我们需要及时补充这个东西。这个任务默认交给了第二期的学生,也就是我们三个人分着去装,每次空的多了,就会集中补充一下。有一天临下班前,我和梅梅姐分别装好了自己的部分,为了好区分,把剩下没装的放在外面,想着韩国同期明天直接装就好,拢共也就两盒。令我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一早,我正准备做实验,手机就传来kakao的响声,一条来自韩国同期特别无语的信息径直霸占了我的眼睛,“我装好了塑料吸管,桌上剩的两盒是你的,你记得装。”还附加了一个笑脸。我真是气得不行,正当我用蹩脚的语法准备反驳的时候,梅梅姐上来就帮我怼了她,然后我便抓紧速度,把我想说的编辑好,一篇小作文就发了出去。可能我发的东西并没有激起多少水花,反而是一个年纪稍长又发脾气了的姐姐更有威慑力。她不怀好气的别扭了两句之后,还是自己去装了。
之后还有很多很多事情,真实显现出她是一点儿都不怕事儿。所以之后两年,她真真实实变成了我们的小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