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一段话中医梧桐说,养生关键在于虚和静。虚和静是站桩时候的状态。突然我觉得我有点明白虚灵顶劲的意思了。不虚,无法接收天地的能量和信息。
上午去了拳馆。
老师纠正了怀中抱月,是抱不是下降。二生三起的时候要从脚下发力。
今天关于定步云手,老师说的比较多。
定步云手需要体会内外相合。内在的神和外在的形是一对相互作用的阴阳。起落开合虽说是四方劲儿,但是通过换劲儿,最终是一个劲儿,且连绵不断。这句话需要自己再琢磨琢磨。
活步云手:16字口诀。这16个字是可以重新组合的。比如磨步坐胯收腿。另外不管是否后退,活步始终是坐胯的,也就是所说的太极拳是坐着练的,而不是站着练的。
玉女穿梭。两手同时向前,但是下面的手,之所以要比上面的手远一些,前一些,是要表达发力主要在下面的手上。注意上面的手不要从天门往外拉。
打虎式有一个侧身的动作。有一个目的是改变敌人前进的方向,使他更难以脱身。
手挥琵琶,上手有一个向外翻掌的动作。时间长了忘记了。
发力练习时不要用蛮力,如果用了蛮力,很快人就气喘吁吁了,而我们的练习发力基本上是自己有多大力用多大力,练完了以后,不应那么疲劳的。当然初始阶段会有一个累的过程。
制敌于内是将敌控制在自己的腋下方向。?
老师今以佛法的"积思顿释"来说明练拳同样需要多练习多思考,才能有进步。
孩子的古筝老师告诉孩子练琴,每天基本功的锻炼要不少于一个小时,而且一定要慢慢慢。道理也是和练拳一样一样的啊!
另外:今天观察老师厌世金鸡抖翎的时候,仿佛感觉到他的大臂和小臂之间,有一个非常合理的弧度。不是直着甩出去的。比如鸡的翅膀,也有三部分组成,翅根翅中翅尖,我觉得人肘的部分大约相当于翅根和翅中之间。鸡在使用翅膀的时候,我想也应该是翅根发力,犹如水波纹的中心,翅中和翅尖犹如受到震荡的波纹散开去。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