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工作上的一件事让我一下子感觉头脑发胀,气血上涌,然后耐不下心来解决,特别烦躁。
曾经一直非常坚信自己已经在乐观与理智并存的方向迈步前进了很久,但事实上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还是能让人一下子狼狈地发现自己脚下赫然还是起点。
文正公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然而这是早存于理想之中,但实际上尚且遥不可及的境界。那索性在平心静气之后冷静旁观,于他人眼中见自己一言一行,然后可以纠正改善以之为鉴。
触发点:挫折
每次我感到烦躁的触发要素都很统一:一定都是坏消息。
鲁迅曾评论中国人的想象力:“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全裸提,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象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而我一样,在坏消息的触发后,思绪总能以光速铺散,瞬间延伸到特别远的地方。所经之处皆是焦虑,处处忧心牵肠挂肚。
若能做到不因坏消息心情有所起伏,只怕是现在的我完全做不到的。
那么大概以后收敛心神,抱元守一,限制一下自己关于一个小挫折波及太远的联想为好。
挫折引发的挫败感和烦躁感
力所不能及导致的挫败感、实际损失带来的心痛以及增加了许多后续工作带来的烦躁,这些情绪在短短几秒钟内卷起风暴,裹挟过大脑全境。
肾上腺素飙升,胃痉挛,手冰凉,腋下出汗。
焦虑和烦躁绝不是仅仅心理层面的不舒服,绝对连身体一起影响。焦虑高便会更加拖延,拖延又加重了焦虑和烦躁感,恶性循环开始启动。
理智
理智这时并未断片,它是个冷笑着旁观的角色。在感到烦躁不想做事的时候,内心会有冷冷的声音在说:
“蠢材,难道这样事情就会自己解决自己吗?难道这样不是难受得越来越久吗。”
“蠢材,担心这些无用的东西难道就有用了吗。有这功夫和精力不如亡羊补牢,可能还没晚呢!”
被自己的理智严厉训斥的时候,大部分人还是会比较羞愧,然后自动地开始寻找应对方针。
恢复状态
要恢复正常工作的心态也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
第一种抗拒的情况是,拖延逃避。应对方法是哄骗自己迈出做事的第一步。告诉自己,我就做一下下,两分钟,做完了我就扔在一边也没关系。通常这种事只要开始就会发现极其简单,于是便可以一直做下去。
第二种抗拒的情况是,浮躁做事。如果做了事,还是浮躁,那既不快乐,效率也低。我会先放下手头的事务,开始体会一下生活的乐趣。
慢慢地想,细细地一点一点儿把那些东西都抽丝剥茧地过一遍。基本都是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想的东西都很慢——早饭面包的香味、柠檬皮橘子皮鞣酸的味道、慢慢搅开蜂蜜的粘稠感,雨夜窗外是叮叮咚咚的雨声,还有叶子摇动彼此拂动哗啦哗啦的低语。
慢下来和静下来,有时候是个相互的关系。
这就是我关于一刻烦躁的体会。生活里挫折才是常态,心平气和,才能过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