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自己的关键是创造价值。
我们一直在读书,却很少去实践或把心得写出来、形成有价值的文章让别人受益,更别说不断打磨自己的原创作品了;
我们一直在练琴,却很少能用完整、熟练的曲子向别人表演,更别说打造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了我们一直在学画,却很少用作品去创造、去展示,更别说收获粉丝的欣赏和点赞!
只有当自身创造的价值足够大时,我们才能被别人强烈需要,才能参与到更大的社会交换中去,并得到对方对等的回馈。想想看,如果你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会、什么都没有,人家凭什么关注你、支持你、为你主动调用社会资源?所以成长的目的就是创造价值,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成就自己,而且你创造的价值必须是长久的,因为越长久,价值就越大!
人们往往只单方面看到自己想要的,却忽略了自己能给的。这句话让我特别触动,人都是利己思维,趋难避易,想什么倾向急于求成,以至于以我为中心,给自己定的目标过大,“我想要”的太多,这便是有目标无行动,看不到任何好的改变,最后变成空想。如果想想自己能给的,那么目标便会降低许多,只能做到力所能及便可。价值积累之路就是这样,刚开始的时候不一定看得清结果,但只要牢牢盯住“价值”这个方向往前走,我们就不用担心自己会走偏。
用知识为价值加码
新知永远是增加价值的有效砝码。如果我们缺少这种理念,就只能用浅薄的经验和盲目的毅力去努力,很难获取独特的能力和价值优势。所以无论我们在什么行业、什么领域、什么岗位,想要胜出,就要在心中打下这样的烙印:愿意并舍得在学习新知上投入大量资源。
利他的本质是爱,它的力量取决于我们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这个世界爱得有多深、爱得有多广。也如稻盛和夫在《心》中说的:一切成功都归结于利他之心。当我们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当我们陷入困境感到无力时,不妨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是不是因为做这件事情的出发点不够高尚?是不是因为过于在意个人的得失?是不是太希望自己能凌驾于他人之上……有了利他力量的加持,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他人所称的“格局”。
利他的正确姿势不是无端付出,而是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我们需要通过自身的能力或价值去影响他人、服务他人,而不是试图用某种条件去取悦或控制他人。利他不是盲目地牺牲自己,也不是刻意地讨好他人。正如父母在保护孩子人身安全的同时,也要不断修炼自己,给孩子做好榜样,这才是真正的爱;情侣在关爱对方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用自身的优秀去带动对方同步成长,这才是健康的爱。
这一道理放在其他事情上也是一样的,我们既要有利他之心,也要有利他之力,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暂时做不到利他,那就从做真实的自己开始,做真实的自己亦是利他之始,真实的面对自己的不足才有助于提升个人的价值。即使暂时做不到也没关系,坦然接受就好了,只要你心中埋下了利他的种子,剩下的就交给时间,让它自己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