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逝了,我依然在这里。
这是陈染《私人生活》里的一句话。其实我并没有读过这部作品,可年轻时偶然读到这句话,它便从此印刻脑中,不仅挥之不去,还时时在唇齿间咀嚼。
像是此生宿命准确的写照。
果然无可抗拒。随着时光推移、岁月老去,“终极痛苦”的命题有一天忽然浮上心头,对终极痛苦的思考成为不可避免。
那就面对吧。
年轻的时候,很早很早就思考过终极追求,一直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而骄傲和欣慰。在我二十多岁,大学毕业时在同学的纪念册上写下“审美人生”几个字的时候,我确切地知道它的涵义,觉得单是这么一句话,我的大学就没有白读。
……
然白驹过隙,光阴倏忽而逝。一直都在努力而认真地寻寻觅觅,却像被卡在时光机里,上下求索、左右突围而不得出。
时光流逝了,我依然在这里。
像一个怪圈,一个悲剧,亦或就是一个宿命。有一天和友人闲聊,“终极痛苦”的命题浮出。
那一刻,似乎所有的困惑了然于心。
年轻的时候曾思考终极追求,现在思考终极痛苦。刚刚好。也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宿命。很好。
所谓终极痛苦,我以为就是说,无论你选择了怎么样的人生,都总是会痛苦的。因为人生只能选择一种。
那么,年轻的时候,既然已选择了某种“不食人间烟火”,那么走着走着,又何必忽然对世俗耿耿于怀?
友人说,这样的困惑和烦恼很平常,即便一些伟大的人物,有些在晚年也会陷入困惑与痛苦,何况我等凡夫俗子。
终极痛苦,与其说源自人生的缺陷,不如说是一个人的性格或气质所由。终极痛苦,似乎与人生无关,与气质相连。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也算是终极痛苦的另一个版本吧。
于是,终于释然。于是方才明白此生的宿命:上天好好地待你,又狠狠地折磨你。
原来是这样。
想到这一层时,才仿佛窥见命运之神的真容,终于约略知道自己是谁、在哪里。
子曰“三十而立”,木心先生却说自己“六十而立”。此生既然没有作品,那么自己就是自己的作品。
于是,不再惶恐。于是,终可安然老去。
窗外,阳光灿烂。此刻,繁花盛开。
(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