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看看别人,他有我没有,就焦虑了。一个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他要的一定是符合自己性情,秉性的,追求这些东西,他才会平静,从容。
你一个劲的的努力,却不知自己探索的到底是什么,自己到底在追求哪个目标,还是只是在漫无目的的“瞎忙”。
你看了很多写某些人保持高度自律,学习健身社交生活,每一个都是你所期待模样,你说我也想过这样令人瞩目的生活。
你打着鸡血也过了快一个星期,但你终于发现原来自律是那样的枯燥且无聊,你又换回原来的自己,但却很讨厌恶自己这样轻易放弃,你把全部责任归咎于这样颓废的自己。
你的大脑有太多时间都在高度紧张,梦想着鸡汤文中那些摇身一变的行业大佬,到达普通人不可企及的高度,文章所写的难度似乎你简简单单就可以完成,只要不断努力,总有一天你也会成为那样的大人物。
你无时无刻不满意现在的自己,但无能为力,一天天重复着低效率的学习,你觉得自己在假努力,但是你又不愿意接受比这更差的结果,只能不断逼自己忙起来。
有的时候你会喊出充满斗志的口号,这样的结果就好像是你已经完成了目标一样,这只是满足了那个虚荣的大脑,然而对于行动却没有丝毫的用处,仅仅只是麻痹了自己而已。
你制定了很多宏大的计划,但实际上你很少能够全部完成,相反计划带来的紧迫感和压力会让你陷入过度的思考,可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智商上有问题,引发过度的焦虑。
齿轮总有卡住的地方,如果勉强让它动起来,最终是要让一切都化为泡影,还是要从头来过,恢复正常,努力追回落后的部分,你只是害怕,害怕从头来过!
我也一直都在“自律”这个问题上反复琢磨挣扎,看了许许多多的大神牛人的行为方法论,期间我也学习到了很多的东西,但似乎都不太理想,没有那种想象中的长时间高效率。
我也曾那样尝试过,比如有的人保持高强度的学习, 我在大一上学期曾经实践过超过一个月时间,每天早上没课就6点钟起床,背上一整天所需要的学习资料泡自习室,有些时候需要手机来查询资料,不由自主就陷入了手机的泥潭,最终我狠下心来将手机锁在寝室的柜子里,于是就再也没有被手机所打扰。
但是我的学习效率似乎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反而被焦虑和烦躁压的有点喘不过气来。身体日况而下,脑袋经常产生晕眩的感觉,看了许多的大夫并没有找到根本的原因。
我也分析了很多的原因,但回望我在高中一段时间的经历,那时过的有些无忧无虑,身为班级的班长,学习上我并没有花费太多额外的时间却也能轻松考到班级的前几,有很多时间去干自己想去做的事情,很快乐,很充实。
而不像现在,每天就是在逼自己去学习,耗费了大量的意志力,但学习效率上并没有当时的一半强,很焦虑也很压抑。
之后的许多事也开始印证了我的想法,我开始相信“自律一定是积极的”,就像知乎上一篇十几万赞同收藏的文章,自律本质上并不是靠意志力去进行的,而是主动的、积极的,这里的诱因有很多,兴趣、对完成后结果的渴望、别人的赞美、甚至是小小的虚荣等等。
这些同样可以为我们找到存在感及成就感,这反而又促进了下一步的“自律” ,逐渐成为你自己的习惯,记得我在初中时很喜欢成为校十生学生,因为这样可以在领奖时坐在全班的最面前,并且邀请家长前来一同领奖,也被很多的同学羡慕,有了一种莫名的自豪感,这导致我初中也一直是班级的班长,十佳学生几乎没有缺席,也跟许多老师领导熟识,也因此获得了许多特殊的关照。
爱默生曾说:“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去哪里,全世界都会给他让步。”
现在,试着不去紧逼自己,试着放弃那些所谓的学霸理论,去追求更积极的自律,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使自己反复焦虑。我相信那些充满意义的人生,不可能长久存在于条条框框的压力和束缚下。努力找寻心中的原动力,脚下才能更有力量。
也是第一次来简书上发表文章,也是自己这几年的感受感悟,写的不好,还望见谅,希望懂的人可以留个小赞,可以让我感受一下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