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到福冈后我们乘坐校车到达了宿舍,并且在那里住了半年。最初的半年没有备考压力,因此我终于不再压抑自己或好或不好的想法和愿望(潜意识做的正确决定🙆♂️,满足了此前一直压抑着的各种心理需求)。
疗愈的开始时,为了获取足够的心理能量,我们需要先接受自己的各种需求,无论好坏(当然必须要合法啊!)。因为他们背后都有一个正向的需求,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替代之前,请满足他们。
首先是购物欲。
留学生最开始的半年可以免税,不管是什么东西都会便宜很多,大概8%-10%。也是最受欢迎的半年,学长学姐会来请你帮他们买东西(XD)。
到达福冈的第二天就找了小伙伴一起去购买一些小电器,吹风机热水壶之类的。和我一起去的小伙伴是个老二次元,他看到一家餐厅就兴冲冲的拉着我进去,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家店是在动漫中常出现的意大利餐厅原型——サイゼリヤ(小伙伴如是),我想这是不是所谓的“圣地巡礼”。里面还真有几样我喜欢的菜品,加墨汁的意大利面、鸡翅,尤其是鸡翅,后面两年多去的时候是必点。
对当时正沉迷游戏的我来说,动漫的吸引力可远小于游戏了。不过小伙伴是游戏动漫平均型选手,所以在这半年里他也和我一起,我们的身影出现在学校周边和市区的各大电器、游戏卖场,任天堂switch的游戏真是买了又卖,数量大概数不清了。我们一起等想玩的游戏发售,一起马里奥派对,在这段时间里真的玩的很开心,还购买了新的电脑,终于我的“内心小孩”不再是那个什么都不被允许玩什么都不被允许买,也没有得到过足够快乐的常常阴云密布的小孩了。大概也是通过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压抑和不快乐,也感谢父母有条件让我使用这种方式。
其次,我终于“叛逆”了,我被攻击的破碎不堪的内心边界在渐渐恢复。
我想这也体现在玩游戏中,我中间有不少时间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玩游戏,玩各种小时候想玩但得到父母带着怒意的“不行!”的游戏。我后来把这叫做——报复性游玩,因为我玩的时候并不是那么快乐,反而是充满了报复的快感,好像在说:“你们不让我玩我偏玩,我还一整天一整天的玩。怎么样!”的感觉(或许是因为积压的情绪发泄完了,有天我意识到这样做虽然能够发泄心中不满,但同时也惩罚了自己,便开始着手改变,但这是后话了)。
我的生活充满了各种条条框框,有时候会感觉窒息。作为一名男同胞,在大学毕业之前,晚上如果和同学出去玩也被要求晚上10点前回家(从小开始的压迫让那时的我接受了)。于是这次,我常常晚上很晚了还出去散步或者骑车兜风,电筒昏暗的灯光照着前方路面,骑着车穿行在乡间小道,感受着拂过的清风,我想这就是自由。
就像哪吒通过莲藕重塑了肉身,虽然只是重新获得了心理能量,我终于感觉自己还活着,有感觉的活着。
颓废是有原因的,不要忽略它背后的原因,也最好不要硬逼着自己站起来,否则站起来也只让这个世界多了一具行走的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