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已传简书)
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位于西欧群岛国家,面积254平方公里,人口约5650万,其中英格兰人占83%,主要宗教是新教和罗马天主教。首都伦敦,有时数天浓郁不散,被称为”世界雾都”。
英国是一个礼俗丰富的国家,彼此第一次见面时一般都以握手为礼,不像东欧人那样常常拥抱。
谈到饮食,英国人给人总体感觉是”简单,清淡,喜酥香,不食辣,但注重用餐的情调。
一般来讲英国人的烹调方法以”烧,煮,焗,烙,烤为主,这一点与美国人大致相同。
同时英国人比较喜欢吃中国菜,除中国人外,英国可算得上是世界上最爱喝茶的民族了。中国的茶叶是公元1666年东印度公司第一次带到英格兰的。当时英国人除了喝啤酒和葡萄酒外,很少喝别的饮料。
现在在英国,人们对饮茶十分讲究,尤其是妇女嗜茶成癖,茶成了英国人的第一饮料。
英国地处欧陆西侧的大西洋上,因受北大西洋洋流的调节及西风终年的吹拂,形成了冬暖夏凉,终年有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但由于本身的粮食及畜牧产品均不足以自给,需要依赖进口。
由于长期殖民历史原因,英国的美食就像一个大杂烩,吸收了世界各地不同饮食文化的特点。如果要举例哪些是正宗地道的英国美食,就会马上搬出诸如”软炸鱼,炸土豆条,烤牛肉,约克布丁之类的菜式来。也是英国人最平常的主食。
由于英国主食往往都是烤牛肉,烤猪肉,烤鸡肉....等烤制品,因此给人印象似乎是”英国的菜式如果离了烤炉就做不出来了”。
在现在,英国人们最常吃的肉类当属鸡肉。因为相对牛羊肉来讲鸡肉会更加实惠些。
而且,现代英国家庭的餐桌上已经很少有鱼和海鲜了。因为过去英国沿岸的海域捕捞过度使海鲜产量大为减少,导致价格昂贵。
且英国人实在太爱吃甜食了,这也许就是英国胖人多的缘故吧。
英国是一个食品进口大国,世界各地的食品在这里都可以买到。每年食品进口开支约占食品总开支的10%。
英国佳肴名菜:
多佛尔鲜鱼:
烤牛排:”为公认的英国菜中的代表作”。
烘烤牛肉:
牛肉馅饼:”馅饼中多为牛肉或牛肾”。
炸鱼排和薯条:
”是英格兰盛行的小吃”虽说吃起来即油腻又无啥味道,但在英格兰就是流行。
炸鱼及炸马铃薯条:
这是英国的”麦当劳”,是一种即便宜又方便的食品。
草莓和鲜奶油:”这是在”初夏各式户外社交活动中”最受欢迎的甜点。
英国传统的派:
”派是从古代撒克逊人所吃的装有羊肉的”哈基斯”演变而来的。列举几种派有”康瓦耳肉派;牧羊人派;牛肉腰子派。
布丁:
布丁是另一种英国的传统食品,由古代”布段”演变而来,而今天以蛋,面粉和牛奶为材料制造而成的布丁是由当时的撒克逊人传授下来的。中世纪的修道院,把”水果和燕麦粥的混合物”称为”布丁”。
而这种布丁的正式出现是在16世纪伊丽莎白一世时代,是与”肉汁,果汁,水果干及面粉一起调配制造的。
17世纪和18世纪的布丁则是用蛋,牛奶以及面粉为材料制作的。
三明治:
三明治或夹肉面包是一种深受欢迎的方便食物,其发明者是一位伯爵。在18世纪,英国的第四代三明治伯爵是一个嗜赌如命的赌鬼,他赌博顾不得去吃饭,往往叫家人给他准备几片熟肉夹在两片面包中,一面吃,一面赌。此后,以他名字命名的夹肉面包—三明治就此成为大众食品了。
醇香的奶茶:
暖烘烘的热气交织着奶香与茶叶,奶茶最早来自于早古时候的欧洲,因那时中国或亚洲长途跋涉送抵而去的茶叶,其新鲜度与茶质都大打了折扣,所以为了冲淡,缓和茶汤逼人的涩味,渐渐衍生出了奶茶这样的变通手法。
在欧洲,奶茶已然成为一种完全主流的喝茶法了,英国人的生活几乎时时刻刻都与加了浓浓牛奶的红茶相依相随。
牛奶是奶茶里最重要的灵魂角色。茶叶清扬飘逸的芳香是基底,而牛奶则让这香气有了内涵,而加入以蒸汽打发的奶泡则是近年来开始从咖啡领域跨界过来的奇妙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