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命运往往是由自己造成的,“每个人都是自身的设计师。”
幸运的机会好像银河,他们作为个体是不显眼的,但作为整体却光辉灿烂。同样,一个人也可以通过不断作出细小的努力来达到幸福,这就是不断地增进美德。
有一点傻气,但并不是呆气,再没有比这对人更幸运的了。
幸运成功的果实,最终也还要到他们的德行中去找原因啊。
这是二十几年前,自己读培根随笔《论幸运》时的划线部分,辑录在一起,就成了现在的一个新名词:“截句”。据说这是一种新文体——简短精炼,但也可能是新圈套——推销鸡汤。
“截句”这个词儿很新鲜。那天我看到时,着实吓了一跳:我自己是不是就在有意无意地制作着这种东西?比如,我把上面摘录培根老先生的话推荐给你,它们完全符合“截句”的标准——读原文时深以为然,截句后不知所云。
抽去血肉,一具骷髅。没有全面阅读过程的截句,再美再深刻也无法体会其中的韵味。
但我们现在还有没有心情和能力,安静地、完整地把一篇文章逐字逐句地读完?答曰:没有。信息如潮水般涌来、如空气般易得,我们来不及品味是咸涩还是清新就灌入脑海,跟猪八戒吃人参果一个感觉:“猴哥,啥味儿啊?”白吃。
那天做饭,一道道工序,忙叨复忙叨,用尽量快的速度洗、切、烹,心境很浮、也很燥。这是不好的状态。我们太在意直奔主题(吃)的享受,却不知把过程和结果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运行和享受。这是我们现代人普遍的误区。
我原来很看不起茶道。不就是喝杯破茶么,至于整的跟祭神仪式似的吗?随着年龄的增长,才慢慢体会其中机理和滋味。那一步接一步、一环扣一环的操作程序,正是帮助人渡过进入内心宁静的准备阶段,然后才把心集中到茶的味道中。茶香更需用心品。
结果有多重要吗?当然重要。但不要忽视了过程与结果之间的相互作用。经过艰难困苦的拼搏,成功会更有滋味,你因知道每一分获得的来龙去脉而更加珍惜、更感幸福;很多人把孩子“寄养”给父母,他就没法领略从孩子小得不敢抱、到大了抱得胳膊都抬不起来、再到大得不再让抱的酸甜苦辣各不相同的人生况味。富二代其实也未必能体味出多少“有钱的幸福”,太易得的东西都不值钱,比如阳光、空气和水;养了多年的一盆普通吊兰,叶脉沉淀着岁月,枯荣凝聚了情感,比一盆别人送的每株价值168万元深圳农科兰,或许更具有你自己人生独有的记忆与悲喜;重彩一个亿,短暂狂喜后,烦恼与痛苦未必比穷人少,有那么多钱,你得有镇住它的能力和德行。所有这些,都需要过程。
而且,过程本身就很重要。比如,以无神论看,人生本身就没有结果(死,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只有过程(从生到死的经历)。我们希望有神与来生,但目前无神还是比较可信的现实。从人生这个大尺度来看,人生过程中的各种滋味,本身就是结果、就是价值、就是意义。
昨晚胡诌扒扯地做了一夜的梦。希冀、进取、欢喜,生气、逃避、恐惧,诸般感受跟身历其境没有什么不同,但可笑的是我们必须、或者说还能醒来,而这一醒才知道它们原来如此虚幻,褶皱不堪的床单记录着我的一夜辗转,但太阳灿烂升起一如往常。“结果”就是这样,那种种“过程”何在?可惜了我那丢失了的时间和感受。
把这些换算到真实的人生当中,我们会发现,所谓人生的意义,就是这些过程。当下的一切,快乐、幸福、忙碌、烦恼,就是最真实的、最有意义的、最需好好体味的。它们与梦中虚幻,在感受没有任何区别,区别只在事实:是不是会醒来。
如果我们可以站在人生的外面看人生,比如向佛者“觉也(佛是从人生大梦中醒来的人)”之后,跟我们醒了再回味梦境,何其相似。好好体味“向死而生”这四个字的意味,有点苦,但很醇,颇有点喝茶的感觉,所以茶道才敢号称“道”。
放慢生活节奏,仔细地准备,然后喝一杯茶,体会茶的香气氤氲在体内,体会时间流过肌肤。人生不在未来、只在当下,没有结果、只有过程。就如体会这一刻,我在敲键盘,噼里啪啦地敲着人生的旋律和节奏,窗外虫声唧唧,更显宁静;你在读本文,静下来、慢慢读,你才能感受到我,与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