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蛋,今天本来计划是要起来在五点先写他个1000字+的,但是啊,理想很完美,现实很骨感啊!在前一天睡觉之前会无比坚定地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在五点起来。但是啊,就tm的不能再五点起来。看来,人们往往会严重高估自己的能力这个说法还是很值得研究一番,很值得相信的。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在两种情况下对同一件事的巨大反差呢!我觉得第一是认知偏差(或者准确地说是感觉偏差)的原因,第二是因为在做决策时的状态和在执行时的个体状态是严重不一样的。
在晚上的时候,我们会回顾自己整天的经历,会对整天的生活不满意。这种不满意会带来自责,自责则很大程度上会刺激自己在未来的时间奋发图强。所以,晚上做计划的话,往往会斗志昂扬。这种斗志昂扬是一种偏激的情绪。我们都知道,大脑要么情绪的力量占主导地位,要么理性的地位占主导地位。所以,这时候情绪力量占据了主导地位,理性力量偏弱。有了情绪的强大力量,当然计划也会被制定得符合我们情绪的口味。而我们情绪喜欢的计划,当然是那种越大越好,看起来越牛逼越好的计划了。所以,你懂的。晚上被情绪力量控制的你,制定出来的计划不会偏离实际才怪呢!
而到了早上,当你在酣然而睡的时候,麻蛋,闹钟响了。这时候,你脑子都还没醒呢,理性更别谈了。所以,你想都没想,就依靠着自己那一时的情绪状态把闹钟关了。然后,一直睡到那个平时正常起的时候。
当这种事情发生得越来越多的时候,你会感觉自己被自己耍了。这时候,你的理性自我逐渐强大起来,吸取了前面的众多经验。作为一个要强的人,当然是有可以起来那么几次的啊!
这大概就是我前几次的状态了!
没起来,所以,早上也没写成那1000+的字。就复习了一下“财富自由之路”的“你真的知道什么是财富自由吗?”这篇文章,就匆匆去上课了。
看复习的时候,第二次看,还是要很多的收获,很多的感悟。慢慢感叹到李笑来理论的强大,他逻辑上和情理上的自洽,让我不得不折服,进而不得不信服。而且,他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绝壁会有不同的收获。这次,我主要就从他使用的理论、例子以及提出的核心概念这三个角度去学习,去掌握这些内容。
今天学习到一个理论——“反向塑造”。这个理论就是在他的“你真的懂财富自由”这篇文章中提到的。我根据他提供的网址,去那个国外网站看了一下。还真是个理论,而且,里面提到了很多实验,用这些实验数据来支持了这个结论。感觉很靠谱,我浏览了一下,主要讲得是这个道理。就是我们的脑神经并不是只有在孩童时期才会变化,很多人即使到了中年,脑神经也会改变。只是,相对于孩童来说,中年人的脑神经变化会要弱很多。这是区别之一。那么,什么情况下大脑的脑神经才会改变呢?这个网站给了我两个方面的方式:
1. 通过学习,经验的积累这些东西来改变。
2. 由于大脑受伤了,需要修复,所以会脑神经会发生一些改变。
那么这个理论用在我们生活中怎么用呢?用在哪些方面呢?
李笑来在文章中是这样论述的,他说,我们一般都认为学生是被老师塑造的,但是素不知,老师绝大多数情况下,会被学生的水平影响严重影响到,从而被塑造。
这在我看来是一种相互影响的过程,就像伤害是相互的一样,影响也是相互的。只不过,就像伤害一样,那些力量更大的人,受到的伤害虽然貌似也是一样的,但是他强大的内耗能力使得这个伤害相比于那些比他弱小的人来说,受到的伤害率相对来说就会小很多。
好吧,这件事就说到这里吧,今天没有去自习室写,在寝室一直受到各种声音的影响。诶,真是!效率低下啊!
其实也不是效率低下,而是这些外界的环境分散了我的注意力。注意力分散导致思考得一点都不集中,也很分散。
诶,我注意力集中程度真的太不行了!得五点起来练习坐享啊!同学!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啊!
好吧,回到主线。
早上匆匆赶到小曾老师的课,上了语言学课和写作课之后。像以前一样买了东西回来寝室吃。回来寝室,吃完东西后。本来打算写他个1000+字的,但是啊,麻蛋。早上电脑出现的问题,现在仍然还在。
就是电脑一直在闪,究竟是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就是早上的时候,为了下个播放器来听一下英语诗歌鉴赏需要背的诗歌的。但是,在好不容易搜到这个播放器的官网后。刚一安装完,电脑就一直闪,一直闪,闪个不停。那时候临近上课,就没管了。上课回来,开机发现麻蛋还是一直在闪一直在闪。闪得我心里直发毛。按道理播放器是在官网下的,不会感染病毒的吧!
在网上搜了一下,大概知道了什么原因?
是什么由于Windows更新,那个什么刷新频率被降低了。需要到设置里面去改过来。在百度经验里也找到了具体的操作步骤,而且还图文并茂。
在我感叹有互联网真好,什么问题都可以搜到答案,找到解决方法的时候。麻蛋,看到操作步骤,需要在电脑不闪,正常的情况下进入到设置里面去,逐个点击。但是,我就是因为在进入系统后,电脑就一直闪,一直闪。连右键刷新都不行。这怎么进去嘛?麻蛋,我顿时感觉写答案的人好智障啊!
这答案和我目前所处的境地完全自相矛盾啊!
如果我能正常进入设置,就代表屏幕不会那么闪。既然屏幕不会那么闪,我也不用找你这个教程,或者说我也用不到你这个教程吧!所以,这在我看来很是自相矛盾。但是,也许我遇到的问题比较特殊,和教程设置者想象的受众不一样吧!
那时候临近中午,也就是到了我要睡午觉的时候,再加上下午五六节有课的焦虑一起。使得我大为光火。不过,最后我还是冷静了下来,凭着不弄好就不睡觉的决心。我找到了小米的客服。在简单的交谈后,就给我发来了一个教程。这个教程很简单,但是操作后却会让我足够麻烦。到最后一步有两个选项。第一个选项是保留文件,删除设置和我自己安装的应用。第二个选项是连文件一起和电脑设置以及安装的应用一起全部给删除掉。
他操作上面写得不是很明确要选择哪个,虽然多年弄电脑的直觉告诉我应该选择第一个。但是我还是咨询了一下客服。然后客服告诉我,选择第二个。第二个?那么我的文件也要被删除了!应用被删除虽然安装起来有点耗时,但好在可以安装。但是要把文件删除,就找不回来了。里面可是有我不想丢的一些文件啊!
于是我问客服,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不用删除文件的吗?客服告诉我只有去维修点。想到到维修点去要花费我来回大概五六个小时的时间和精力。我就胆战心惊。但是,这电脑一直闪不能用也不行啊,我可还指望它每天写东西呢?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我果断选择了第一个,而没有像客服说的那样选择第二个。
虽然我不是很确定,甚至现在分析起来有些事后诸葛的嫌疑。但是,依据我多年的经验,第一个还是可以回到正常系统的。事实也证明了,我的选择和判断没错,因此我宝贵的文件们才得以存活下来。
但是为什么客服会告诉我一定要第二个呢?我觉得这涉及到每个人的处境不一样,从而做出的决策也不一样这样的问题。
我站在客服的角度考虑了一下,是这样复盘的。选择第一个可能会弄好,也可能会帮助用户把文件保留下来。但是相对于第二个选择来说,这下弄不好的风险就大了。而弄不好,一般的顾客恼火中烧,绝壁有可能在服务评价的时候给差评。所以,基于这种利益的权衡,客服选择了他最为保险的方案。
但是,这个方案明显不是从我的角度出发来思考的啊!所以,我大概这么分析了一下,再加上对我用电脑多年的经验,不,应该是被电脑折腾(折磨)多年的经验来看。显然,选择第一个虽然风险大点,但是对于我来说却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了,我这种分析不免很是事后诸葛。所以,这种分析也很不值得参考。而我要强调的只有一个思考:
就是不同的人,处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对同一种问题,同一个判断,做出迥然不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