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3 感悟篇章:倏忽一生 记录

感悟篇章:倏忽一生 记录

我很喜欢“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我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句诗。它出自苏轼《前赤壁赋》的千古绝唱,它以极其精炼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勾勒出人生短暂、宇宙浩瀚的深刻对比,引人深思。

这句诗的意思画面是:人类在这无垠的天地之间,就如同那朝生暮死的蜉蝣,渺小得如同沧海中的一粒粟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们的一生,相较于这永恒流转的宇宙,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如同白驹过隙,匆匆而逝。因此,我们不禁会为短暂一生而哀叹,转而羡慕那滔滔长江,它自远古而来,向未来奔去,似乎永远没有穷尽。

蜉蝣,这一自然界中的微小生命,成为了这句诗中最为关键的意象。它们是一类生存周期极短的昆虫,幼虫阶段在水中悄然度过。成虫的蜉蝣口器退化,无法进食,它们的生命几乎完全依赖于幼虫时期储存的能量,存活时间多以小时计,有的甚至只有短短几分钟。这种朝生暮死的生物特性,使得蜉蝣成为了“微小生命”与“短暂存在”的象征,让人在感叹生命之脆弱。

将蜉蝣的命运与我们自身相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尽管人们拥有着比蜉蝣长得多的寿命,但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我们的存在同样显得如此渺小和短暂。诚如天地日月相比,你我之苟活,与蜉蝣无异。

我们常常以为自己拥有足够的时间去规划未来、实现梦想,却往往忽略了时间的无情流逝。那些看似漫长的一生,实际上在时光的匆匆脚步中,倏忽而过,当我们蓦然回首,才发现青春已逝,岁月已老,许多事情已经来不及回味,就已经残存过半。

然而,正是这样的对比与反思,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刻,更加懂得生命的宝贵与不易。苏轼的这句诗,不仅仅是对生命短暂的哀叹,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寻。

因此也领悟到:虽然生命有限,但我们可以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追求无限的可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让生命之花在短暂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正如长江之水,虽终将汇入大海,但其奔腾不息的姿态,却永远铭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曼妙之人生精彩,体味之生活点滴。

一定要去珍惜现在,趁早做些自己中意的事,因为:今天过去不再有,时光流逝不可留。不要等到最后徒留遗憾,继而怨恨当初。

另外,我们不要满足于物质的享受和世俗的功名利禄,而应该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和人生价值。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留下一些能够超越时间的痕迹,让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

诚如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更新文章一般,我就是想要留点什么,为今天,为现在,为此刻,我也知道我的文字亦是暂存,但是不影响我之心迹。

森林 2025年8月3日星期日 13:38 晴转雷阵雨 乙巳蛇年六月初十 于北京市大兴区黄村西大街 大兴图书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