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学习法训练营# 第3课作业

咪蒙《那个经常旷课的学渣同桌,去年挣了1000万》http://mp.weixin.qq.com/s/Bv24YuFsu7MSrchmc2IFHA

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是:这个社会正在淘汰追求完美的人。

分析前因后果

【前(前车可鉴)】:他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

        作者叙述了一个故事:一位读者学生时代,有一个不好好学习的同桌,如今靠写网文赚了1000多万,而这位曾经学习很好的读者,现在还在为生计发愁。 这位读者的各科成绩都比较好,而那位学渣同学只喜欢语文,由此引出核心:这个社会正在淘汰追求完美的人。

        这件事对我很重要,因为我也在写网文,我也希望通过写网文发财,所以很想知道这个学渣同学能够发财的原因和过程。

【因(相因相生)】:作者提出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是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作者的假设是:好同学事事追求完美,注意力平均分散。而学渣同学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喜欢的一件事上,所以取得成功。

      验证过程:一是人的注意力有限,比如作者开公司失败的经历。二是他人的注意力也是有限的,只会注意到每个行业顶尖的人。比如自己专心做微信公众号的成功经历。

其他的可能性:比如这个学渣同学遇到了高人指点?或者是突然发愤图强了?开公司失败是当时还不具备成功的条件?

【后(以观后效)】:若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样?对我的好处(效用)是什么?

       如果我这么去做,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到写作上去,写作水平会有持续提升,我也可能走上内容创业之路。

【果(自食其果)】: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

       如果不这么做,我会永远都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也永远不可能有致富的机会。

清晰适用边界

【适(适得其反)】: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这个的实例?

       李笑来的观点就相反,他认为人要多维度发展,一个维度上拼不过人家,就要靠多个维度的累积效应取胜。李笑来自己在英语、投资、写作等单一领域未必是领军人物,但是综合起来却是最受瞩目、收益最高的人。

【用(使用条件)】:要这样做,得具体哪些条件?什么情况下是不管用的?

       这个方法适合目标明确、方向正确且符合趋势的情况下,否则可能一条道走到黑。比如银行的人练点钞,搞财务的人练习打算盘有意义吗?

单打独斗的人或专业性比较强的单位,不适合负责人或专业性要求不高的单位和部门。

【边(旁敲边鼓)】:从前有没有类似的的信息?其他领域行业作者如何看待类似问题?

       类似的信息如《精要主义》《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提倡的观点。

【界(楚界汉河)】:无论是相反的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

本文只是对专注于一件事的泛泛而谈,没有太多新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