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拖大法: 10个小启动,专治不想动

人人都有拖延症!谁都逃不掉。与其对抗最难戒掉的顽疾,不如放轻松。

10个超实用的“启动开关”,不妨试试。

1.2分钟法则:任何能在两分钟内做完的事(比如收拾桌面、回复消息),立刻去做。你纠结“要不要做”的时间,早够把事干完了。

2.5分钟欺骗术:不想开始工作?告诉自己“就做5分钟”。大多时候你会发现,一旦开始,根本停不下来——我们怕的从不是做事,是“开始”本身。

3.允许自己“做不好”:写文案不用追求完美,先写50字;运动不用练满1小时,先动5分钟。完成永远比“做好”更重要,哪怕只迈一小步。

4.把ToDoList换成“完成清单”:别列“今天要做10件事”吓自己,改成“今天做完了3件事”。看着打勾的完成项,多巴胺直接拉满,越做越有劲。

5.把“大山”拆成“小台阶”:面对“写一篇报告”这种大任务,先拆成“找3个参考资料”“写100字开头”。大脑不怕“走一步”,就怕“要登顶”。

6.别想“坚持一年”,只盯“今天”:想培养读书习惯?别定“一年读50本”,就告诉自己“今天读10页”。把注意力拉回当下,反而更容易坚持。

7.让未来的你盯着现在的自己:纠结要不要现在开始时,想想未来的自己。比如现在写稿,三天后就能轻松交差;现在运动,三天后能少点罪恶感——未来的你,会帮你打败当下的懒。

8.不想做事先“搞卫生”:脑子乱到不想动?先把桌面收拾干净。环境整洁了,心里的“阻力”会莫名减少,不知不觉就想开始做事了。

9.运动先“换衣服”:提不起劲运动?别想“要跑5公里”,先去换套运动衣。很多时候,只要穿上衣服,身体就会跟着想动起来。

10.别想“写一本书”,先写“一页”:大脑讨厌模糊的大目标,却喜欢清晰的小任务。比如想做自媒体,别纠结“怎么火”,先写好今天的一条文案——小目标堆多了,就是大成果。

因为怕“做不好”“做不完”,所以拖延成了救星。只有绕开“难事”从“简单”入手,才能把“遥远的目标”拉到眼前。

完成小事,慢慢找回掌控感。至少不为拖延而焦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