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一艘号称海上宫殿的班轮离开英格兰的南安普敦港,驶向美国纽约,开始了她的处女航。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客轮。许多赫赫有名的人物和富有的商人因为她的豪华奢侈慕名而来。令人遗憾的是这条班轮永远也到不了目的地。她因船壳被浮冰划破而沉人海底,船上的多数人也因此葬身鱼腹。
这艘班船仅仅存在纸上,存在作家摩根.罗伯逊创作的小说之中,书名叫《无救》。在小说中,罗伯逊把这条想象的班轮叫“泰坦”号。
然而,想象和虚构果真变成了可怕的现实。14年后,一条真正的班轮开始了她的处女航,同样载着许多有钱人,同样撞上了浮冰而沉没,并且如同罗伯逊小说里所描写的那样,由于救生艇不足,死亡惨重。事件发生于1912年4月14日,该船名叫“泰坦尼克"号。
罗伯逊小说中的“泰坦”号与真实的“泰坦尼克”号在其他许多方面不仅相似,而且相同。它们的大小几乎一致,速度一样,载重量都是大约3000人,两艘都号称“永不沉没的船”。而且两艘船都在北大西洋的相同地方沉没。
还有一件奇怪的偶合是,1892年, 一 位名W•T•史蒂德的著名记者发表了一篇短篇故事,它被认为是“泰坦尼克”号灾难的预言。史蒂德本人是个唯心主义者,他也是“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葬身大海的1513人中之一。
不管是罗伯逊的著名小说,还是史蒂德的预见性故事都没能对1912年“泰坦尼克”号的船长起警告作用,但这一可怕悲剧的记忆在23年后倒的确拯救了处于同样环境中的另一艘轮船。
威廉.雷弗斯是个年轻的水手。他正站在一艘从英格兰开往加拿大货轮的船头僚望着。那是1935年,时值4月—正当浮冰灾难时常发生的月份。不管是真实的故事还是虚构的故事,都一直在这位年轻的水手脑海中翻滚着。他的班要值到午夜。他知道,“ 泰坦尼克”号在此时已撞上冰山,大海也像现在这样平静。
当他独自站在那儿晚望时,这些思想不断扩展着,在这位水手的脑海中变成不祥之兆。他那双困倦、布满血丝的眼睛凝视着前方,审察者每一个可能发生的危险。然而,什么危险也没有,除了这花无际的海面、这深不可究的黑暗,什么也没有。他突然感到惊恐,喊吧,生怕同伴取笑:不喊,心里更害怕。
此刻。他突然记起,今天是4月14日,与1912年“秦坦尼就花求事同日,今天正好是他的生日。这许多巧合令他毛骨保然,他不能自制地高声叫喊“危险”。舵手随即拉响警报。说时迟那时快,轮机马上全力后退,轮船猛然抖动几下就停住了。而在离船仅几码远的地方,一座巨大的冰山出现在黑暗中。好危险呀!
几乎同时间,一座座令人生畏的冰山在船的四周冒了出来。从纽芬兰派来的破冰船用了9天时间才清理出了-一条航道。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一条差一点遭遇与 “泰坦尼克”号同样命运的货轮叫“泰坦尼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