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说:“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精进自身的修行。
在这期间,要不断完善自己,经营自己,从而提升自我,改变命运。
经营自己的口德,停止抱怨,赞美他人,财富便会到来;
经营自己的面相,心存善念,善待他人,福气才会显现;
经营自己的心态,知足常乐,常怀感恩,生活自然顺遂。
余生,愿你我不断修炼自己,平和从容,事事顺意。
收心养性,戒骄戒躁
《格言联璧》中说:“去嗜欲以养心,观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
欲想立事,需先立心,一个人的内心,会决定其人生的价值。
巴金,被誉为五四运动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也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他创作的文学作品《家》、《灭亡》、《春》、《秋》早已成了文化界的瑰宝。
但每次文学名流的会议上,他又都能藏的住自己,是最不起眼的一个。
其他人夸夸其谈时,他都蜷缩在角落里静静看书,不得已时,才出来简单说两句。
他将56万的稿费捐给上海的希望工程,从不让媒体报道。
还把自己珍藏的书、以及不计其数的文稿捐给文学馆,也从不说给人听。
也正是因他的深藏不露,收心养性,才得以成为文学界的一股清流。
他常说:“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懂得“藏心”,在高处不骄,在低处不燥,
他们守的住“心”,本事不外露,不张扬,积累的都是人生的沉淀。
曾国藩在征讨太平军前,他的岳父曾对他说:“宝剑,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深藏若拙,是为利器。”
再锋利的剑,若耐不住寂寞,时日多了,也就钝了、废了。
只有适时的隐匿,在最需要时出鞘,才称得上利器。
曾国藩虽一生显赫,官居高位,但他懂得修身藏心,却也能安度一生。
《菜根谭》有言: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
懂得藏心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所谓: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人生高低错落,能决定自己人生道路的,一直都是自己的内心。
俯下身来,藏点锋芒和张扬,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顺。
藏身:韬光养晦,顺应季节
北大教授在开学典礼上说过这样一段话:
“有两样东西失去以后,你才会发现它的价值—健康和青春。”
健康在,厚福犹仟百;健康失,一切等于零。
一个好的身体,无非是锻炼、心态以及面对生活的从容。
有这样一个纪录片叫《人生最后十年》。
它详细描述了两人老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截然不同的人生故事。
一位每天锻炼身体、去旅游、摆弄花草、和子孙嬉戏,尽享天伦之乐;
一位每天与疾病做斗争,坐轮椅、插针管、被家人照料,忍受病痛折磨;
两者的差距告诉我们人这辈子,最珍贵的莫过于有一个好身体。
一位作家曾说:
“身体是每个人的圣殿,不管里面供奉着什么,都应好好保持它的坚韧和清洁。”
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有资格追求幸福;如若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著名地理学家侯仁之,不仅在学术领域出群拔萃,在养生方面更是一位专家,也因此他活了102岁,成为人人羡慕的“百岁学究”。
纵观他的养生生活,无非就是三个方面:注重饮食、经常锻炼、保持好心态。
其实,保持身体的健康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食不过饱、劳不过累、养心养生,顺应时节即可。
《黄帝内经》有言:“冬三月,此谓闭藏,去寒就温,避寒藏暖。”
所谓“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天气渐凉,要注意保暖,不要让寒气入体,
同时,要早睡晚起,睡够八小时,多泡枸杞、喝热水让体内温暖,积累阳气,才更加利于来年的春生夏长。
只有保持一个好的体魄,才更有精力去感受生活,选择生活。
藏气:适当停顿、沉淀自己
《昭德新编》有言:“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水面平静,倒影才会清晰;心灵平静,智慧才会降临。
所谓“藏气”,就是收敛急躁的心,简单生活,给自己多一点思考的时间。
人生在世,唯有沉下心来,适当停顿,让心归零,才能重新出发。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徒弟问老师:“师父,您看以我的资质多久才能开悟呢?”
老师说:“十年。”
徒弟又问:“那么我平日加倍练习呢?”
老师道:“二十年。”
徒弟不忿继续追问:“那么我不眠不休,星夜兼程的学习呢?”
老师说:“那么你一辈子都开不了悟。”
其实生活中,一切需要时间沉淀的东西,都值得我们耐着性子去等。
否则,只会弄巧成拙,因为越尝试抓紧的东西,从手中溜走的速度越快。
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军之后,曾式家族到达了鼎盛时期。
半年之内,曾七次拜君受恩,手下统领人马也不计其数。
可偏偏就在这时,曾国藩却选择了功成身退,自动裁撤了手下的湘军。
族人对他的做法不解,可他却说:“日中则昃,月满则亏”,
因为他懂得“藏”,懂得适当的停顿,是为日后的蓄势。
正如《菜根谭》所言:“河沙裹流,非沉淀不能清澈;人生祸患,非取舍不能避之。”
水的清澈,不是因其不含杂质,而是因它懂得沉淀。
人的通透,不是因为没有杂念,而是因它明白取舍。
适时的停顿不是消沉,而是以心审视浮躁,并在宁静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有这样一句谚语:渔夫在无法捕鱼时,就会修补他的网。
深以为然,人生之路,亦要如此,不要担心因停顿让自己落后,与其负重前行,不如稍作休整。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适时的停顿,也是一种格局,心一执著,万事便不得自然。
人生,放慢脚步,挽留从容,才能轻装上阵。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中讲:“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打败别人,是一种能力;战胜自己,才是一种智慧。
人到中年,经历了种种争斗,看遍了势起势落。才明白: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经营好自己。
经营日常的一言一行;修炼平时的一举一笑;察觉自己的起心动念。把自己经营好了,人生也就顺了。
经营一张富贵嘴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中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智者洞悉大道,理解无常,心存敬畏,所以,不抱怨别人,不怨天尤人;而愚者以偏概全,固执己见,心有侥幸,故而,指责他人,埋怨命运。
一个人的嘴巴,就是财富的通道。
总是喜欢抱怨,就会有一股怨气萦绕,从而阻挡财气,而且会吸引同频的坏事,给自己带来不幸。
清朝期间,有一个人叫李达,靠种地卖菜为生。
他的妻子总是唉声叹气,吃饭的时候,埋怨家境贫苦,饭菜寡淡。
种田的时候,嫌弃风吹日晒,太过辛苦。
卖菜的时候,抱怨生意难做,顾客挑剔。
而且逢人就说:“我的命真是太苦了,丈夫没什么本事,儿子也不听话。”
果不其然,他们家的菜总是卖不出去,生活很是贫苦。
后来,儿子当上了县令,也和母亲一样,喜欢责怪他人,属下难忍其辱,一气之下杀死了他。
老话常说:“一言折尽平生福。”
语言自带能量磁场,就像一块磁石,你说的所有的话,最后都会被吸引回来,成为现实。
积极的语言,会带来财富好运;消极的语言,会招致灾祸霉运。
所以说,经营好自己的言谈,出言和善,言语温和,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智慧。
修炼一张福气脸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中讲:“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圣人顺从大道,品行端正,心怀善念。故而,面容和蔼,自带福气。
一个人的面相,就是他的心相。
心地善良,面容就会和善,光明美好的事物便会靠近。
心念一变,面容就会改变,从而命运就有所不同。
从前,有一位妇人,丈夫去世多年,相依为命的儿子,也不慎落水身亡。
她伤心欲绝,路上遇到一名道长,说出了自己的不幸。
道长叹了一口气说道:“你面相不好,天生命苦,寿命不长,只能活到五十多岁。”
听后,她准备了断生命。
途中遇到一名小乞丐,无依无靠,她心生怜悯,带回家悉心照顾,供他读书。
道长再次见到妇人,大惊说:“你的面相全变了,看来是行了善事”。
最后,小乞丐当上了大官,对她极其孝顺,妇人也活到了九十多岁,寿终正寝。
天道无常,独厚善人。
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别人所有的善意,最后都会回馈自身。
林肯曾说,一个人年轻时的长相是父母决定的,但中年以后,长相都是由自己决定的。
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心的显化。面容干净,和颜悦色,才是一个人最顶级的修为。
养得一颗知足心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里讲:“知足者富”
一个人懂得满足,知道适可而止,内心丰盈,精神丰盛,才是真正的富有。
天地长存世间,万物生生不息。而人生在世,百年光阴。我们不能占有万物,但是可以使用它们。
常怀感恩之情,感谢天地的馈赠,才能保持平和的心态,拥有顺意的人生。
作家周国平,开始写作的时候,住在北京的一间地下室里,潮湿阴暗。
有一次,朋友来看他说:“这么差的环境,你怎么能忍受得了。”
他说:“正是要感谢上天,给我这样的环境,一来,清净自在,无人打扰,方便写作;二来,时间充裕,有时间思考。三则,温饱无忧,身体康健。这就是最大的福气了”。
想来确实如此,人生最幸福的事,不过是内心无事,三餐无忧,身体无病。
心若知足,此处便有美景,此地便是天堂。
《清贫思想》里有句话:“若知足,虽贫亦可名为富;有财而多欲,则名之为贫。”
真正的富足,是知足常乐的心态,是活在当下的心境。
内心安定,知足知止,才是一个人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