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阐释空,仰望空,逼近空,触及空,必须运用一系列的减法和否定之法。”心经虽然简短,却用了大量的否定词,例如不和无的整齐排列。心经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即无所谓诞生和灭亡,无所谓污垢和洁净,无所谓增加和减少。事实上,生和灭、垢和净、增和减还是存在的,但是没有绝对意义。例如生是灭的开始,生中隐含着灭。而灭中又包含生或者启动着另一番生。垢和静也是一样,历来并存,只是比例变动而已。增和减,似增实减,似减实增的情形比比皆是。
在我看来,这不就是辩证唯物吗?缘起性空,无常无我是佛教的精髓。
作者还讲了佛教对于自己的深远影响。一是毋避。对于人间的世事无常,不必恼怒哀怨气恨。越是不避就越坦然,觉得这是生命入世的正常方式,反而能够坦然面对。二是毋招。外部的诱惑和招引实在太多,为了向外部证明自己的价值而进入某种台阶受到某种招引的理由实在太多。一旦被招极易迷失。越有声势的强力,越是性空。越有吸引力的美事,越要放下。三是毋应。这样可以免除大量的无谓之耗,让世间免除不少纷争的噪音,也使得负面的积累转化成正面的积累。
千年风华皆看空,万般名物全看破,这是多高的境界,但至少去慢慢领悟,去靠近那颗自如、自在、自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