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下肌群(suboccipital muscles)的起止部分-功能分析-神经支配-血管供应在上文中我们已经有所了解,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图文介绍」来一起学习它的触诊方法吧。
目录
1.头后大直肌(the rectus capitis posterior major,RCPMaj)的触诊
2.头后小直肌(the rectus capitis posterior minor,RCPM)的触诊
3.头上斜肌(the obliquus capitis superior,OCS)的触诊
4.头下斜肌(the obliquus capitis inferior,OCI)的触诊
触诊是在确认第2椎棘突后,设想本肌肉的走行(从棘突斜向外侧上方),将其推入枕鳞。
【注意】
由于本肌位于斜方肌、头半棘肌、头板状肌的深部,因此最好在充分放松表层肌肉后再进行触诊。
首先确认头后大直肌肌腹,然后设想在头后大直肌内侧走行的本肌,将其向枕鳞方向推入。
【注意】
由于本肌在头后大直肌更深的部位行走,因此肌腹的辨别很困难。
触诊在确认第1颈椎横突和第2椎棘突后,设想在此间走行的本肌,向颈椎方向推入。
【注意】
由于本肌位于斜方肌、头半棘肌、头板状肌的深部,因此最好在充分放松表层肌肉后再进行触诊。
触诊在确认第1颈椎横突后,设想从横突向内侧走行的本肌,向着枕骨方向推入。
【注意】由于本肌位于斜方肌、头半棘肌、头板状肌的深部,因此最好在充分放松表层肌肉后再进行触诊。
【译者注】
解剖列车·触诊笔记
①嘱被检查者仰卧,检查者以双手手掌托住被检查者的枕骨,这样你的手指可以放松下来。
②接着被检查者将手指卷起(手指方向是指向自己),此时手指会经过斜方肌和半棘肌“滑”进深层的小肌肉位置。
③被检查者将小指放在床面上,无名指接触患者的颈部中线,以便使6个指尖可沿枕部底侧排列(如下)。
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微调,此时检查者的无名指将碰到头后小直肌,中指则位于头后大直肌,而示指会落于头上斜肌。用中指前后弹拨通常(但不总是)能触到头后大直肌突出的肌腹,其余两手指可以均匀地置于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