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的亲子共读沙龙中,我们一起讨论了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本期,我们将要深入讨论另一个问题:父母的夫妻关系及原生家庭的家庭氛围,究竟会对子女教育产生多大影响呢?
接下来,让我们继续研读这一封封家书。
1961年7月2日和1961年9月14日的信件,这样的夫妻关系您认可吗?
我想问问各位家长:您认为良好的爱情观应该是什么样的?当您教育孩子如何恋爱、经营婚姻关系时,您会像傅雷这样处理吗?或者您会怎样处理?为什么这样处理?
翁老师:
最后一个题,其实说的是夫妻相处之道,傅雷和他的妻子朱梅馥之间的关系,有点让人遗憾。
傅雷认为在婚姻中,丈夫对妻子应该是持指导教育的态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内心觉得朱梅馥不够完美,所以他这一辈子都在给妻子立规矩。但是朱梅馥特别隐忍,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丈夫。尽管他俩的婚姻生活表面看起来很美满,甚至朱梅馥居然陪着丈夫一起自杀了,能够为一个人慷慨赴死,这是何等深沉的爱啊!
但是这样的夫妻关系各位家长认可吗?您认为良好的婚姻爱情观应该是什么样?这个问题主要是跟家长讨论。为什么要和家长讨论这个问题呢?因为您要教育孩子,通过您的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一个比较正确的、比较容易得到幸福的恋爱观和婚姻观。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相关信件。
刘潜璞爸爸:
我做一个简短的发言。我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希望孩子在经营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的时候,能够与对方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包容、互促互进的关系。正确处理爱情与事业、学业之间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学业、事业取得成功,爱情之花才会开得更加鲜艳。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爱情不是树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而是建立在共同基础上的心灵沟通。我觉得爱情比较美好,婚姻比较现实。爱情是一种责任,意味着要专一,也意味着奉献。
傅雷教导孩子的爱情观,在他对子女的书信中都有较详细的描写。他认为,恋爱中的对方应该具有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有了这三样,其它都可以逐步地改善和培养。用一段时间去好好地冷静下来观察对方。他儿子是在1960年订婚的,为进一步了解对方,不草率地去结婚,我觉得这个是很好的方式,婚前的确有必要的磨合。
傅雷认为应该对配偶进行指导。我觉得这是因为在当时特定的背景下。在当下,我觉得不一定成立。当今,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女性获得同等的教育机会、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一味地去要求男同志去指导对方,这种说法就不准确了,要因人而异。在眼界和思想的高度上,如果说有这个能力指导对方,那是可以指导对方;若夫妻双方两个人的学识经历能力差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应该是共同探讨。如果女方比男方知道的更多,那么女方是可以指导男方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傅雷对子女的指导是全面的。随着时代的进步,某些观点要与时俱进,我们不可一味模仿。
这是我的一点想法,谢谢大家。
刘潜璞妈妈:
谢谢翁老师!下面我从一个女性的角度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追求自我成长一直以来是我内心的渴望。因此,对我提高自身有帮助的谈话或者指导,我是非常欢迎的。但是,我不同意书中傅雷提出的夫妻之间固定的相处模式必须是男性指导女性。就像我老公所说,现在社会给了女性和男性同样的教育机会、工作机会,所以女性的成长速度不一定会慢于男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夫妻双方应该是以一种平等的身份来进行沟通,不是一定要一方教育另一方,而是应该就事论事,在这个事情上谁说的有道理、谁了解的多一些,那就应该听谁的。女性也可以为男性的成长来添砖加瓦,这是我对第1个问题的回答。
第2个问题,我心目中良好的爱情观是:首先,男女双方要有完全平等的感觉;其次,彼此不干涉对方自由,给对方一定的空间;第三,充分沟通,思想上亲密无间;第四,三观一致。这就是我认为良好的爱情观所应具有的4个特点。
第3个问题,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不会像傅雷那样处理,不会要求儿子对另一方进行教育指导。原因是:
第一,我认为单纯由一方对另一方进行教育,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不平等,严重的可能会发展为我们之前讨论过的PUA。尽管像傅雷这种,出发点是为了让对方好,让婚姻共同体更好,但是这种关系的存在还是有明显的负面影响的。
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弱势一方的幸福感大多不高。从傅雷的婚姻关系来看,傅雷妻子完全是傅雷的附属品。大家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傅雷婚姻生活的相关介绍。事实上,朱梅馥也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完全可以过一种更加独立平等的婚姻生活。当然,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但我更欣赏杨绛和钱钟书之间的夫妻关系,在彼此成就的同时还能做自己。
另外,这种不平等的关系还会带来一些间接的负面影响。大哲学家罗素在《论教育之目的》一文中写到:“爱情受到压抑的女人往往会放任丈夫的粗鲁行为和伪善面目,并且扭曲孩子的天性。如果他们的爸爸从来就不吓唬妈妈,孩子原本是不会丧失勇气的。因此,女性的长久地处在从属地位带来的害处太多了,恐惧只是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个别的例证而已。”所以,可以看到,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对教育孩子也是有害处的。
第二,对于教育孩子如何恋爱、如何经营婚姻时,我会给予一些方向性的指导,但会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不会太插手孩子的事情。但孩子有需要时,我会给予全力相助。因为我认为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而且我也充分相信孩子有自己的智慧去处理自己的事情。
最后,我认为舒婷的《致橡树》最能代表我的爱情观: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我说的不一定对,请翁老师批评指正!
翁老师:
特别感谢潜璞的爸爸妈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非常平等的爱情婚姻观,我相信你们的家庭肯定特别和谐,从孩子的性格就能略见一二。因为潜璞的性格就是平和且相当自律。我接触他一段时间后,我就在想什么样的家庭氛围可以培养出这样性格的孩子,今天我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
然后还给我了一个启发就是无论爱情还是婚姻,双方相处,既要专一,更要尊重。要真诚地面对面的去交流,才能逐渐形成彼此之间的默契,进而变成爱和尊重。
沙龙即将结束时,谢子昊想对家长们提出一个问题:
Q
什么样的家庭氛围才是比较和谐的氛围,是孩子和家长都愿意分享自己的事情吗?因为我了解到傅聪在年幼的时候家庭氛围很差,现在有时我们家的关系也会比较紧张。所以我想问问当家庭中出现矛盾时应该怎么解决呢?当家庭氛围平静的时候又该怎么维持呢?
A
李佳阳爸爸: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但是我认为它并不是立场方面的问题,而是一个方法的问题。之所以说不是立场的问题,是我觉得有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不论是作为孩子还是家长,我们都是希望家庭关系和谐,亲子关系融洽是大家一起努力想要达成的目标。但是为什么为了同样的一个目标努力,不同的家庭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我们没有进行换位思考。就像翁老师您之前说过的,在亲子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年长的这一方,那么年长这一方占据了阅历和道德的高地。所以亲子关系如果处在了一个紧张的过程中,首先想解决办法的人,应该是父母。他们要有这个意识去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比如说玩游戏的问题,孩子可能就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个休息的需求,父母却当游戏是“洪水猛兽”,采用这个“堵”的方式。这并不会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孩子也还会有很大的挫败感。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话,以后也会将父母对他的好认为是一种限制和阻碍。
所以首先就是认可孩子的需求,但是认可并不是任由他自己发展,因为他很难去把握好一个“度”。那么这一部分就是需要父母去做,去给孩子把握这个“度”。我家就是建立一个契约,在放假的时候,作业做完没有问题时,可以去自己控制玩游戏的时间。但是要有一个清晰的规则,就是超过了时间怎么办?由于你自己的问题,作业没完成怎么办?等等。
第二个就是说如何维持已有的比较好的现状。就是说有了一个规则,然后执行的很好,但是家长可能因为某一个因素,打破了这个规则。这个时候,孩子就会陷入一个困惑,也会导致一个不好的家庭氛围。那么这时候其实就需要孩子多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考虑这个事情,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提出自己的建议。然后落实成一个可以执行的计划。我觉得这样的话就会很少的出现类似的问题。
翁老师:
感谢佳阳爸爸的真知灼见。他认为这个问题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是家长要承担起家庭中的责任,另一方面就是孩子要主动地表达自己。每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和日常的情绪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首先要尊重对方的感受,认可对方的需求,给予彼此最大限度的包容和最有效的帮助。
总结
原生家庭有很多不同的类别,家庭关系是以亲情为纽带的,彼此间的伤害往往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去控制对方造成的。它比较隐蔽,不像那种赤裸裸的伤害容易被发现。所以亲人之间要建立明确的界限感,夫妻之间、亲子之间都要尊重对方,不要越界,干预对方的自由。情绪稳定、夫妻关系健康的家庭走出的孩子,不仅自尊自爱,擅于与人相处,懂得世间的美好,也能乐于助人,心胸开阔,成为人群中的“小太阳”。
正如荣格所说“健康的人不会折磨他人,往往是那些曾受折磨的人转而成为折磨他人者。”每个人身上都有时代和个人经历的烙印,傅雷也不例外。但是我们仍旧要努力,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从而走向“完美”的人生。
你可能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