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敬畏之心这词的时候,是源于早晨开车在上班路上,在一个没有红绿灯的丁字路口,全凭开车的人员自觉才不会拥堵,在汽车交叉拥挤而过之时,一位父亲领着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在车的缝隙间穿行而过,不顾盼,不回头,任意我行走。我看到这个现象,顿时就想起“敬畏”这个词,至少人应该对自己的安全负责任,应该心里留一些畏惧感,而且要把这种敬畏传给下一代,而不是时刻心存侥幸,把自己的安全交付与他人,估计这位孩子的父亲只想了一件事,这些汽车一定会让着我躲着我的。是的,开车司机一定会注意安全的,一定会及时保证行人安全的。但是行人一定要把安全行走放于自己的意识之中,这样行人与车才可以相安无事,与其把很多安全的因素交付于他人,为什么不把安全握在自己的手中,这就是缺乏敬畏,对安全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
一直觉得“敬畏”是个好词,正如白岩松所说敬畏就是河岸两岸的堤坝。像一条良训放置于心间最崇高的位置,稳稳当当的,稳妥保管。这就是敬畏。说的宽泛一些,基本算的上一种与道德底限相并行的的东西,是一种靠智慧来完成的思想。可以说简单的操作易执行的。然而这种敬畏在茫茫人群中,有人却难以生成这种思想。
正因为最初缺乏这种敬畏,才使得的很多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很多打架现象,就出现那种人群中多看了一眼的结局,如果大家能想到那种打架之后的痛苦或后果,也就是对结果的一种敬畏,是不是有时候可以试着一笑泯恩仇呢。
我曾经见到过这样的一幕,当行政执法人员,态度优良苦口婆心的对企业法人应该的做的规范要求之后,企业法人拒绝整改,并口出狂言说“我不怕罚款!”此企业法人是懂法之人,但竟然这么口出狂言,是对法律或道德缺乏最基本的敬畏,企业合法合规经营,这是一个公民基本的道德义务,不是说你交的起罚款,你就可以肆意妄为,你就可以去触碰法律。企业或个人要走的稳,走的长远,基本的敬畏之心真得有,而且要时刻有。
宋太祖“圣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台湾延平王祠匾上题词。这是对“敬畏”最言简意赅的表述,但最有分量,时刻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