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对经济学的印象是:经济学只是跟"赚钱"、"数学"有关系。然而由罗振宇等人撰写的《我懂你的知识焦虑》却从不同的角度刷新我们对经济学的认识。
一、神奇的经济学!
1、经济学能分析人的心理
足球运动员点球的时候,球往球门中间射,进球概率要比其他角度要大,但是多数球员不会这样干。因为观众不懂经济学,单从肉眼判断,大家会认为:球往中间方向踢,这样的做法是“最没有技巧”的点球方式。所以,球员宁愿挑概率小的进球方式,也不愿意被球迷指责“不会踢球”。
2、经济学能够分析出恐怖分子
美国“911”事件出来之后,美国方面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凶手。这些凶手很狡猾:他们不在银行存取大量现金,不举行大型聚会庆祝,因为这样做太招摇。
最后凶手如何被“挖”出来的?经济学家对银行保单中进行分析,最后找到凶手。如果凶手在袭击中牺牲,他们的亲人就能得到赔偿。经济学家正是抓住恐怖分子人性中的软肋,最终找出真正的凶手。
3、经济学可以说明一个国家为什么内部动荡不安
20世纪80年代,秘鲁是一个政府管理失控的状态。到处是非法交易、暗杀、爆炸。各种武装力量相互制衡,百业俱废,民不聊生。为什么这样?
经济学家德索托通过大量数据调查发现:秘鲁会如此动荡,是因为秘鲁的法律条例太多,而且脱离现实意义。比如:在秘鲁百姓想办一个合法的农贸市场,完成所有手续需要13年;想建一所房子,办理手续需要21年。看!多么离谱的法律!这样的法律存在就是一种牵绊,没有人可能达到,更不可能有人愿意去遵守。
二、为什么经济学家能看到我们常人看不到的角度?
为什么经济学家看问题能如此透彻?我们常人为什么不能像经济学家那样一眼看到事情?
1、复杂的社会结构,即便“设身处地”也很难理解对方的想法
有没有发现,现在你越来越猜不透别人的想法了。为什么?每一个年代的人,思考的方向与思路不一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以前以辈为单位,现在却以代为单位。80年代、90年代、00年代,各有各的特点。比如多数90年代的孩子比80年代的孩子更敢于表达自己;多数00年代的孩子比90年代的孩子更主动学习。
所以,如果不是专业研究人员,我们很难通过“设身处地”的思维方式准确掌握一个人的思维活动。
2、协作的复杂度
与人相处,多数时候我们不会选择“脱口而出”,而是事先想好自己要说什么再表达出来。经过深思熟虑后的表达,在不同人的理解之下,结论可能会出现很多偏差。
所以,专家如果能遵循“立德、立言、立功”,就能听见最真实的表达。
3、人心复杂
幼儿园下课后,家长迟到会有内疚感。如果园长为了督促家长按时接孩子,提出“迟到者交3元”的计划,没有想到迟到率不降反升。
为什么呢?因为3元每个家长都交得起,家长被罚款,没有愧疚感,迟到率自然就会高。
三、既然经济学有如此厉害,什么样的经济学家值得我们肯定?
1、立德: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做贡献。比如德索托,帮助秘鲁进入正轨后,他觉得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拒绝更高的待遇。
2、立功:致力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不断努力。
3、立言:为百姓发声,所提观点满足多数百姓利益。
如果你没有看到这篇文章,我想你是不知道经济学的还有这些用处。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经济学的扩展知识,你可以详细看看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罗振宇和他的小伙伴一起撰写的《我懂你的知识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