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之光:洋务带来的意识转型

一、生产关系逐渐转型

洋务派初期兴办的军事工业,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洋务工业,具有浓厚的封建性特征所谓封建性是指:

其一,洋务派兴建的工业,不是资本投资,而是清政府的财政拨款。

其二,洋务工业的产品,不是商品,而是用来满足清廷军事和国防需求的生产物资。

其三,最为典型:洋务工业的组织管理形式,不是企业性质;而是带有封建政府的分支衙门的性质。工人与工厂的关系,也不是劳资关系,而是官民关系或官兵关系。等等。

如上因素,决定了洋务派近代工业的生产关系比较模糊,生产能力特别低下。

其次,洋务工业对外国具有很大的依赖性

因为当时的现实情况,洋务派初期军事工业的机器设备、原材料和燃料,基本全部依赖从国外进口;生产技术也由外国工程师和技术员垄断。管理权,由外国洋督掌握。

因此,又决定了清廷洋务派兴建的近代军事工业,对外国资本有严重的依赖性。

再次,洋务工业具有一定资本主义因素。近代工业的大机器生产特征,引起和促进了旧生产关系和旧管理方式的不断变化。

因此,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在初期虽然还具有很强的封建衙门特征,但新事物的诞生和逐渐繁荣,决定了陈旧的分配制度必须进行革新。

洋务运动后期,军事工业产品的调拨形式,为财政带来严重困难,使清政府不得不在军火供应政策上做了调整。

供应政策调整之后,清政府的军工产品,带有较为明显的商品性质。从而促使洋务派兴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生产经营的性质,渐渐朝着资本性质的方向过渡,继而带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与转型。

总之,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从客观上刺激了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悄然萌发。

二、物质繁荣促进文化意识的转型

生产关系的不断变化,最终必然要引起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从文化思想角度观照,洋务派原先以国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理念,必然会受到冲击。

通过十余年的惨淡经营,使洋务派的实干家深刻地认识到:如果没有自己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工业基础做为后盾和依靠,想要实现自强,看来都十分艰难。而如果还要强国,则更是任重道远。

比如说,仅靠财政拨款解决工业资金,就十分麻烦。往往因此而使得本来低下的生产能力,几乎瘫痪。所以,他们必须重新寻找新的发展思路。

也就是说:洋务派的实干家,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建立并形成自己的“市场”概念。尽管还不十分成熟,但却是洋务派经济意识与经营理念的巨大进步。

这种经济和经营管理领域的伟大进步,也使中国民用工业和民族工商业的幼芽,在中国大地骤然生发。

意识具有的反作用力,在洋务运动后期,使洋务派的实干领袖和中国早期的民族企业家的强国思路,不得不有所转型。

三、强国梦向富国梦的转型

中日甲午战争的迅速惨败,以及中法马尾海战的全军覆没,使洋务派天真幼稚的强国之梦,彻底破灭。

洋务派在近二十年艰苦创业、艰辛拼搏中逐渐清醒地认识到:如果想要强国,必须先要使自己致富。只有自己先行强大,自己的工业和企业才能强大。继而才能让自己的国家强大。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文明智慧的极致方法论。自强自立,这一极致的方法论,却是在所谓国学孔孟之道中长期被淡化、被曲解、被遗弃的方法论。

说得明白一些:从文化与思想的角度看去,洋务派在具体实践和经营活动中,体会并认识到国学的弊端,建立了首先必须进行文化意识革新或必须进行思想革命的概念。

洋务救国运动开展以来,前期遭遇的种种挫折以及军事上的接连失败,让洋务派高层管理者,首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这种不足,从根本上讲,就是封建体制对近代新兴工业的种种束缚。从前期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教训,让洋务派逐步确立了强国必先富国富民的主导思想。

从初期的强国思想,到中后期强国必先富国意识的逐步转型,融通到社会经济学领域,就是洋务派基本明确了自己的市场观念。

认识到市场对工业企业发展的能动作用,是很了不起的进步;为中国近代民用工业和民族工业的诞生和发展,带来契机。

洋务派的实干家,从初期强国意识到后来先富国再强国思想的转型,是二十多年的实践成果;也是军事、外交、国防一败再败的惨痛经验和血泪教训。

意识的初步转型,为后期的洋务运动带来较为辉煌的成果,也使中国的经济模式和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唐都浪子《近代国学大厦的坍塌》之:洋务运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本帖起以下共十篇,总名称《代儒论》 一、皇家洋务派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发捻大难...
    唐都浪子阅读 3,382评论 0 0
  •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
    小吉子阅读 8,614评论 0 1
  • 一、开个头真难 一件新生事物,欲在衰老的国度立足,十分困难,更别说还要发展。即便如今,连刚入学的幼儿园孩童都会说:...
    唐都浪子阅读 5,355评论 0 1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
    HF昊阳阅读 5,631评论 0 0
  • 19世纪60年代起,晚清政局日益风雨飘摇,内有太平天国及捻军起义,外有帝国主义列强发兵入侵,形势极其危机。此时的清...
    江右之溪阅读 5,745评论 2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