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性格是否开朗、心胸是否开阔、很大程度上与童年时的家庭环境和所受的教育有关。
这几天读张爱玲的小说,更能感受到这一点。
这或许是因为童年时每个人就像一张白纸,在这张白纸上留下什么,是一辈子很难去除的。
这张白纸如果留下的是鲜花、美景、阳光,那么这张画一辈子看起来都是赏心悦目的,欢乐的、愉悦的。对别人是这样,对自己更是这样。
但如果这张白纸画得是阴云密布.、杯盘狼藉、杂草丛生,那么这张画一辈子杂乱无章,凌乱不堪,污了别人的眼,也脏了自己的心。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童年时所经受的一切,要用一辈子来或享受,或偿还。这话说的一点也没错。
生活在一个阳光明媚、其乐融融、团结和睦的家庭里,父慈子孝,母亲温柔呵护,天天欢声笑语,人与人之间充满爱的传递,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孩子,性格一定是阳光健康,心胸开阔,关爱他人,与人和谐相处。
反之,生活在暴力、暴躁、互相埋怨、冷锅冷灶、恶语相加、硝烟味很浓、气氛冰寒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性格一定倔强、孤僻、自卑、或者暴力、心胸狭窄或与人难以相处。
有人把一个人性格的走向归结为童年时原生家庭的教育,不无道理。
张爱玲的小说,一语双关地描写了很多人性、婚姻、家庭的许多阴暗面,深层的原因就是童年时所处的环境,在幼小的心灵里留下的烙印。
那假使我们不幸就是那个原生家庭出来的牺牲品,该怎么办呢?
那就需要改变,尽可能地改变。
通过看书学习,明白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尽力地改变。规避性格中的N多缺点,如果能找到一个阳光开朗的伴侣,帮助会大很多,但最主要是要通过学习自我改变。
但愿全天下每一个原生家庭都能阳光、和谐、灿烂、没有阴霾,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茁壮地成长。